-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本文报告1例在出现典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表现之前就发现,而行血管造影证实,并经血管内栓塞治愈的病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1岁。修车时被车压伤头面部,耳、口、鼻流血3 h于2001年9月16日入院。入院时体检BP:90/60 mm Hg,嗜睡状,双侧外展及面部神经麻痹,右眼球结膜下出血,右外耳流血,及结合头颅片及头颅CT诊断为:1、右骨骨折,左骨骨折,双侧中颅底骨折;2、颅内积气,右侧脑脊液耳漏,双侧外展神经及周围面神经麻痹,左眼球结膜下出血。给予保守治疗至2001年10月5日脑脊液漏停止。左眼结膜下出血,经多次眼科会诊滴眼药效果不好,2001年10月20日行眼眶部听诊,发现明显吹风样血管杂音,压迫颈总动脉杂音消失,考虑合并颈动脉海绵窦瘘,拟行DSA进一步明确,2001年10月23日出现左眼突出,无搏动,伴球结膜及脸结膜充血、水肿明显,于2001年10月24日行DSA及栓塞术。
2 方法与结果
患者取仰卧位,在局麻加神经定下常规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左颈内动脉C3段海绵窦瘘,眼上静脉显著增粗,回流以此静脉为主,即给于全身肝素化,置入8F导管鞘后,采用Boston公司生产的8F导引导管及可脱性球囊导管,反复插管,球囊不能进入瘘口内到海绵窦,经反复调整不能成功,后改为用Fastracher18Mx 微导管插入颈内动脉瘘口到海绵窦内,减影确认微导管位置满意,分别置入VorTx游离钻石微弹簧圈(带纤维的)3个,填塞满意,行左颈内动脉减影,颈内动脉通畅,眼上静脉较栓塞前变细,眼眶部血管杂音减弱约一半;手术后6 h,患者左眼球突出较前回复,眼脸及球结膜充血,水肿较前减轻,杂音明显减弱,右眼外展神经麻痹好转;24 h后杂音消失,眼脸及球结膜充血、水肿明显消退;1周后眼球突出、眼脸及球结膜充血,水肿消失, 双侧外展神经麻痹明显好转,行DSA复查颈动脉海绵窦瘘消失,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及早发现 颈动脉海绵窦瘘为颈内动脉与海绵窦相沟通,75%以上为外伤引起[1];头外伤时骨折尖端刺伤颈内动脉,更多的是颅底骨折,使颈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损伤,不仅可出现动脉裂伤,挫伤,形成假性动脉瘤,而且可使海绵窦损伤,形成血栓、粘连等[2] ,占头部外伤的1%~2.5%[3]。相当一部份患者头部外伤后,经过几周后出现颈动脉海绵窦瘘,与受伤时局部血栓的溶解及假性动脉瘤破裂有关[4];所以为及早发现本病,对有颅底骨折的患者,特别是伴有眼眶肿胀,眼球出血及眼动神经损伤的患者,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常规行眼眶部听诊,若发现有血管杂音,就可以在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脸结膜水肿、外翻等典型表现出现之前发现此病。因100%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均有眼周及颞部颅内血管杂音[1,5],且在行脑血管造影前进行诊断。本文报导的此例病例就是在眼球突出,球血膜水肿,脸结膜水肿、外翻等典型症状出现之前,由眼周及颞部听诊时发现,后行脑血管造影证实,而行栓塞治疗后治愈。
3.2 瘘口的判断 瘘口的部位、大小、数目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关键,只有正确的判断瘘口的部位、大小才能正确的作出治疗方法的选择。术前若患者无搏动性突眼,听诊颅内血管杂音大,且为吹风样,则考虑瘘口较小;若有搏动性突眼,颅内血管杂音为隆隆样,且杂音相对较小,则考虑瘘口较大。术中行全脑血管造影时,应压迫患侧颈内动脉同时行椎动脉或对侧颈内动脉造影,通过后交通或前交通动脉逆行充盈患侧颈内动脉,了解判断瘘口部位、大小[1],从而选择栓塞方法。对于瘘口太小球囊无法进入瘘口,应选用微导管插入海绵窦内用微弹簧圈填塞海绵窦[6]。本文报告的病例术前无搏动性突眼,听诊颅内血管杂音大,且为吹风样,术中瘘口较小,行球囊栓塞不能进入瘘口内,而改行用微导管插入海绵窦内用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
3.3 栓塞方法 自1974年Serbinko采用可脱球囊技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以来,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得以彻底改观,可脱球囊方法作为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7];它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无痛苦,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既能堵塞瘘口,又能保留颈内动脉通畅率高的优点。但在因海绵窦内有骨刺扎破球囊而无法用球囊进行栓塞时,可先向海绵窦内送入弹簧圈后再用球囊栓塞或只用微弹簧栓塞[8]。对瘘口太小时球囊不能进入海绵窦内,则应改用微导管插入海绵窦内,用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6]。本文报告的此病例就是瘘口太小,反复行球囊栓塞无法进入瘘口内,而改行微导管插入海绵窦内用微弹簧圈栓塞治愈。
综上所述,尽早发现颈动脉海绵窦瘘以免漏诊误治;准确判断瘘口部位、大小、数目,选择适宜的栓塞方法,才能有效的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参 考 文 献
[1] 凌锋,李铁林.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考核试题及答案(含抗菌药物).docx VIP
- 血液透析耗材业化建设环评报告.pdf VIP
- 《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技术规范》DB31T 1566-2025.docx VIP
- I如何设置WiFi密码才不会被WiFi万能钥匙破解.doc VIP
-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pdf VIP
-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pdf VIP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发指南.pptx VIP
- 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2月份基层护理培训项目考核答案(全).docx VIP
- 2025年宜昌市秭归县公开招聘5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 (网格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