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头穴治疗中风后遗症542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头穴治疗中风后遗症542例

针刺头穴治疗中风后遗症542例(天津市河东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0160)? ? [中图分类号] R74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4208(2008)21-0089-01 ?? 中风后遗症以针刺患侧大脑头皮运动及感觉区为主,以整体辩证为原则的中医针灸疗法已有报道[1]。为验证其疗效,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中风后遗症行针刺头穴为主,观察病人542例,随访一年,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全部是中风后遗症病人542例,其中男260例,女282例,年龄35~80岁, 平均57.5岁。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后5个月~12年,半身活动不利,面瘫或语言障碍、偏瘫步态等,现血压、血脂等指标比较正常,为其治疗对象。? 1.2 取穴方法 结合局部与循经辨证进行取穴:头皮针运动区(即顶颞前斜线)位于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自前神聪穴起至悬厘穴的连线,将全穴线分为5等分(上1/5主下肢瘫痪、中2/5主上肢瘫痪、下1/5主面瘫),一般选取上1/5和中2/5两段运动线区;头皮针感觉区(即顶颞后斜线)在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位于运动区之后,与之相距1.5寸,自百会穴起至曲鬓穴的连线,亦将全穴线分为5等分(上1/5主下肢感觉异常、中2/5主下肢感觉异常、下1/5主部感觉异常),一般选取上1/5和中2/5两段感觉线区。据上运动障碍取运动区,感觉障碍取感觉区,同时患运动及感觉障碍,则取运动及感觉区。? 1.3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暴露头皮,分开相应局部头发,取毫针快速平刺入头皮下,沿皮下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当手的指下感到不松不紧而有吸针感时,然后用右手快速捻转2 min,捻转速度为150~250次/min,并用另一手同时循揉头皮运动及感觉区的周围经络区,以促使气至病所,留针期间行针1~3次,同时让患者主动运动患肢及主动感知患侧躯体,以加强针刺得气感与临床疗效。体针一般取百会、廉泉、天突及患侧肩?、肩?、曲池、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太溪、昆仑、太冲等。体针各穴行平补平泻,一般留针30 min。针刺一般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1周再继续治疗。? 2 结果? 542例被观察的病人中,治疗1个月(口服脑血管药物不停),其症状缓解538例,占99.26%,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4例,占0.74%。同时选择582例病人,只口服脑血管药物,不加针刺头穴,观察1个月,其症状缓解318例,占54.64%,临床无任何改善264例,占45.36%。?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导致中风的主要病因是风、痰、瘀等内生之邪。其病机是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风妄动;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上扰清窍;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痹阻脑络。该病起病急,临床症状多样,病情变化迅速,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为主证。头皮运动区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具有疏经通络、醒脑开窍、益气活血、温经化瘀的功效,主治运动功能障碍病证;头皮感觉区亦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具有调神通络、理气养血、驱风祛痰的功效,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病证。两区结合针刺可迅速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肌力,改善肌张力,促使患者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的康复。结合体针要穴:百会醒脑开窍,助阳行血;廉泉、天突化瘀开窍,清热豁痰;肩?、肩?,曲池、合谷疏通上肢经络,调气理血;环跳,风市、阳陵泉、昆仑温通下肢经络,疏调经筋,活血化淤;太溪、太冲补宜肝肾,扶正除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2],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在于充分调动了病人的自身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调节功能,增强了脑细胞的代谢,促进了周身及脑血液的循环。临床经验进一步证实了针灸治疗的科学性,同时也显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有极大的优越性。? 参 考 文 献? [1] 范春疆,王凤.针刺头穴为主治疗中风120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4 ,20 (3):9.? [2] 左芳, 石现, 田嘉禾.针刺头穴对运动条件下人脑功能成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4):231.? (收稿日期:2008-10-20)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