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山区地下水水文循环概念模型建置之研究-中兴顾问社-大地工程.PDF

台湾山区地下水水文循环概念模型建置之研究-中兴顾问社-大地工程.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山区地下水水文循环概念模型建置之研究-中兴顾问社-大地工程

第八屆地下水資源及水質保護研討會暨 2014 兩岸地下水與水文地質應用研討會 臺灣山區地下水水文循環概念模型建置之研究 -以立霧溪與花 蓮溪流域為例 1 2 3 4 許世孟 、李鳳梅 、林燕初 、黃智昭 1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高級研究員兼組長 2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助理研究員 3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技士 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科長 註冊人:許世孟 信箱:shihmeng@sinotech.org.tw 摘要 過去許多研究多著重在調查平原區之地下水系統,而賦存在山區之地下水則較少著墨,通常山區地下水由 於含水層地質介質與構造等特性,會流竄於岩石孔隙與裂隙中,其水文流場與產狀相對於平原地區地下水系統 則複雜許多。本研究為瞭解臺灣山區地下水水文循環架構,初步選擇臺灣東部立霧溪與花蓮溪流域中、上游為 研究範圍,彙整研究區域內十處鑽探岩心資料 、現地水文地質試驗(孔內攝影與地下水流速量測)與地下水位監測 成果 ,歸納出研究區域所屬流域內可能之三種不同地下水水文循環模型,最後透過地下水水位監測資料驗證本 研究所提之水文循環概念模型正確性 ,同時針對深淺層地下水位變動型態進行探討 。 關鍵詞: 山區、地下水位、水文地質試驗、地下水水文循環概念模型。 (Regolith)與裂隙岩體所構成,上半部的岩屑層因受應 一、前言 力及風化作用,形成一淺部破碎帶,此區帶擁有較高 地下水為水文循環的一部分,由於隱藏在地層中, 之孔隙率,可提供山區雨水入滲、蓄涵及流通的空間, 並無法由肉眼觀察其流動與儲存狀態或變化,而地下 如同天然的『綠色地毯』,並穩定滲出成為河川基流量 水資源之開發,則必須先對地下水水文循環之機制有 之來源,對河川生態支撐及平原區地下水水量之補注 所瞭解,才得以擬定後續之水資源開發策略。過去許 具有重要地位;而下層裂隙岩體會受地質構造、岩性、 多研究多著重在調查平原區之地下水系統,而賦存在 裂隙密度、裂隙寬度等所控制,可提供地下水通道, 山區之地下水則較少著墨,通常山區地下水由於含水 亦有可能富含地下水,然而此區域之地下水文循環之 層地質介質與構造等特性,會流竄於岩石孔隙與裂隙 樣態則較少被討論。為瞭解臺灣山區岩層內地下水的 中,其水文流場與產狀相對於平原地區地下水系統則 補注來源及建立水文循環概念模式 ,本研究以水文地 複雜許多許世孟等人,( 2010) 。根據前人研究(Daniel 質鑽探提供岩心資料、孔內攝影提供裂隙網絡訊息、 and Dahlen, 2002;Heath, 198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 地下水流速量測提供裂隙連通性指標及地下水補注與 2008) ,山區地下含水層水文地質架構主要由岩屑層 流出之位置分布、地下水位監測資料提供地下水動態 B1-18 第八屆地下水資源及水質保護研討會暨 2014 兩岸地下水與水文地質應用研討會 行為掌握,因為 其資料可反應自然與人為作用下地下 泥質沉積岩組成。此區主要出露以厚層變質泥質岩層 水流動過程中流量、梯度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化情形, 為主的始新世黑岩山層與中新世大禹嶺層,在研究區 此種變化乃是綜合含水層邊界條件與地下水流動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