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经济法教程 中山大学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编  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 一 章  经济法 的概念 和地 位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 的概念 经济法概念 的形成晚于经济法 的产生 。德 国法学家赫德 曼于 年在 他 的 (经济 法学 典 )一 书 中 明确使 用经 济法 这一概念 。他是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 已开始制定经济法 规 的情况下提 出来 的 。以后 ,德 国、法 国、 日本等 国家 的法 学著作 以及有些 国家颁布 的法律 中,先后使用 了经济法这一 概念 。 我国在 年 以后颁布 的全 国人 民代表大会及 中共 中 央 、国务 院的文件 中,开始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 。与此 同 时,在我 国的法学教材 、专著 、论文 、工具书 、资料 中,广 泛地使用 了经济法这一概念 。它们在使用时,通常有下面两 种意义 :一种是从广义角度 。在这种意义上 ,经济法是调整 所有经济关系 的法律规 范 。按 照这种理解 ,经济法包括 民 第 2 页 法 、刑法 中的经济刑罚和狭义 的经济法 。这种经济法 ,不是 我们所要研究和学习的,因为 ,如果按照这种角度去研究和 学习经济法 ,不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现代经济法 的本质和特 征 ,在思维逻辑上容易引起混乱 。同时,也不利于建立和完 善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和经济法 体 系 。另一种是从狭义 的角 度 。从这一角度去使用 的经济法 ,无论是 国内或者 国外 ,均 有 多种观 点 。 本书在综合考察各种观点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经济 的法 律调整 的特点和 需要 ,以及我 国经济立法 的实际情况 ,对经 济法 的概念作如下表述: 经济法是 国家为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 的健康发展 ,维护 社会经济秩序而制定的调整需要 由国家干预和调节 的市场经 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这一定义,有如下几层含义: 经济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 的法律 ,是在市场经济 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经济法调整 的不是所有 的市场经济关系 ,而是那些 需要 由国家干预或调节 的市场经济关系 ,这就划定了经济法 调整对象的界限。 “需要 由国家干预或调节的市场经济关系” 是一个动态 的概念 ,用这种动态形式的概念去划定经济法调 整对象 的范围是符合现实情况 的,是科学的。在不 同的国家 中,国家干预经济 的范围、强弱很不一样 ;就是在 同一 国家 的不 同时期 内,国家干预经济 的程度 、范 围也不一样 。因 此 ,经济法调整对象绝不可能一成不变 、完全相 同。 制定经济法 的 目的,是为 了促进和保 障市场经济 的 健康 发展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这不仅揭示 了经济法 的本 质 ,而且进一步划定了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限。 第 3 页 经济法是由许多经济法律 、法规构成的。 二 、经 济 法 的调 整 对 象 关于经济法 的调整对象 ,世界各 国经济法学家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 。我国法学界也有 “综合经济关系说”、 “宏观 和 微 观 经 济 关 系 说 ”、“纵 向和横 向经 济 关 系说 ”、“纵 向经 济 关系说 ”等几种观点 。我们认为 ,经济法 的调整是指 国家将 其意志深入到物质领域 ,使其成为经济活动 的行为准则 。它 不 同于经济政策 的调整 。经济政策 的调整 ,有整顿 、增加 、 减少 、重新组合之意 。而经济法 的调整 ,从功能上分 ,有两 方面 :一方面是促进 、保护 、指导功能 。另一方面是限制和 禁止功能 。国家对那些促进经济基础 的发展和维护正常经济 秩序 的社会经济关系 ,要加 以促进 、保护和指导 ;而对那些 危及经济基础和正常经济秩序 的社会经济关系 ,则要加 以限 制和禁止 。所谓经济法 的调整对 象 ,就是指经济 法所要保 护、促进 、指导、限制、禁止 的社会经济关系 。 经济法 的调整对象要受到 国家性质 、经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