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当代世界出版社.pdfVIP

《中 国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当代世界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导 论 一、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 江泽 民同志在党 的十 四大报告 中指 出: “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的理论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的历史条件下 ,在 我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过程 中,在总结我 国 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 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 国家兴衰成 败历史经验 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它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基本原理与 当代 中国实 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的产物 ,是毛泽 东思想 的继承和发展 ,是全党全 国人 民集体智慧 的结 晶,是 中国 共产党和 中国人 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 富”。 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的继承和发展 ,是当代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 了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一般规律 ,指 明了社会主义代 替资本主义 的 必然趋势 。但是, 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象马克思主义创始 人预见 的那样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 资本主义 国家 同时发生 同时胜利 ,而是在经济文化 比较落后 的国家首先发生革命并相继 取得 了胜 利 。如 何在 原来 经 济文 化 比较落 后 的 国家 建 设社会 主 义 、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是一个高难度 的时代性课题 ,是一个涉 及社会主义命运 的历史性课题 ,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列 宁、 斯大林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进行过有益 的探索 ,有成功 的 经验,也有失败 的教训。 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体制僵化 第 2 页 妨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 年代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社会 主义面临着关系到前途与命运 的严峻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迫切要求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新情况 、新 问题 ,总结历史 经验 ,继续前进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 中央提出和发展 了建设 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 ,第一次 比较系统地初步 回答 了中国 这样 的经济文化 比较落后 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 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 问题 ,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 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形成发展 ,大体上经历 了三个阶 段。 第一阶段 :酝酿和准备阶段 ,从党 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到党 的 十二大之前 。 年 月召开党 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 ,实现 了建 国以来党 的历史上 的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 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真正实现党和 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 ,这就为探索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 了决 定性 的前提条件 。 年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 成 。决议在系统总结 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 适合我 国情况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 的十点经验 ,为 中 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勾画出了一个初步轮廓 。 第二阶段 :提出和形成阶段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 年 月党的十二大召开 ,邓小平在开幕词 中第一次明确 提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 自己的路 ,建设有 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 第 3 页 , 史经验得 出的基本结论 。 十二大还确定了新时期的总任务 ,经 济建设的战略 目标、战略重点、战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