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绪 论
第一节 涉外经济法概述
一、涉外经济法 的概念
涉外经济法是调整一国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
是从一 国立法 的角度来剖析 的,表现为该国有关涉外经济 的国内
立法及其正式参加或签订的多边 、双边 国际经贸条约与协定
社会发展的实践证 明,一 国的涉外经济法是随着 国际经济活
动 的发展及该 国政府 以立法 的形式管理本 国的对外经济活动的进
程中建立和不断发展起来的。纵览世界各国的涉外经济立法,皆是
建立在 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和 国际商贸法律发展 的基础之上 ,并为
其服务 的。
当今世界,任何一 国既是独立 的主权 国家,又是整个 国际社会
中的一员,为了在 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维护本国的利益,促进国
家的经济繁荣,各国普遍加速了涉外经济立法,同时积极参加并签
订了各种多边和双边的国际经贸条约、协定等,许多国家都形成了
独 具特色 的,包括调整涉外投 资、贸 易、技术转让、劳务合作、金融、
税收,以及国际经济贸易仲裁等领域的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体系。
随着 国际经济贸易活动 的拓宽与繁荣 ,国际经济关系的加强,
国际商贸法律更加专业化、具体化、规范化,各国的涉外经济法必
将得到进一步 的健全与完善。
二、涉外经济法 的调整对象
涉外经济法作为国内法 中一 门新兴的法律分支学科 ,有其特
第 2 页
定的调整对象,即一国的涉外经济关系。
涉外经济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 国际经济交往 的迅
速发展才逐渐发展和独立 出来 的。由于众多的国家关于 国际经济
贸易的立法体系、形式各有不同,所以各国对涉外经济法调整对象
的划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大陆法系国家,涉外经济法的调整
对象主要是 国家在对本 国的对外经济活动进行管制和干预 的过程
中,与其他主体所形成的纵向管理关系 。而平等主体间所形成的经
济流转、合资合作关系,通常被归入民法、商法的调整范围。在我
国,涉外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国家对
涉外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的过程 中,与涉外经济活动的参加者之 间
所形成的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包括进出口贸易管理、外汇管理、涉
外投资管理、涉外技术转让管理、涉外税收管理、对外服务贸易管
理、海关管理、商检管理、涉外劳务管理、涉外经济合 同管理和工商
行政管理等关系。比如,《中华人 民共和 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
《对外贸易法 是国家为促进和发展对外贸易,对本 国的对外贸易
活动进行管理的法律 ,该法所调整 的是 国家对本 国的对外贸易活
动进行管理所形成 的行政管理关系 。另一方面是涉外经济活动 中
的平等主体 间的横 向经济合作关系 ,包括涉外货物买卖 、涉外投
资、涉外技术转让、服务输 出与输入、涉外信贷与保 险、对外承包工
程与劳务合作、对外租赁 ,以及“三来一补 ”等关系 。比如,《中华人
民共和 国涉外经济合 同法 以下简称 《涉外经济合同法》)是调整
我 国的涉外经济合 同关系 ,即中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同外国的
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合同关系 。
三、涉外经济立法 的重要性
涉外经济立法是一 国政府规范本 国具有涉外因素 的经济关系
的法律规范,因而它必然与该国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
开展密不可分。以国内立法来调整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关系,这是
国家主权 的重要体现 。只有一个主权 国家才能真正有权立法确定
本 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准则。国家主权是国际法所公认的, 年
第 3 页
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 《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中明确肯定:“每
个国家有权按照其法律和规章,并且依其 国家 目标的优先秩序,对
其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投资加以管理和行使权力”;有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