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出血的辨治与验案
全网发布:2011-06-23 21:37 发表者:HYPERLINK /doctor/DE4r08xQdKSLPTXKIOLYsexE0YC8.htm韩旭 (访问人次:1152)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因绝大部分是高血压伴发的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亦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本病大多发生于50~70岁之间,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出现相应的定位体征。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中风”、“偏枯”、“大厥”等。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脑出血的发生主要为患者情志不调,如忧郁恼怒等因素,心肝气郁,久而化火酿痰,或因素体肥胖,多湿生痰,平素酒食不节,恣食肥甘、辛 辣煎炸,而生痰生热。中年以上精气渐亏,肝肾之阴下虚,致肝阳易亢,若再有饮食起居、情志失调,则易诱发中风。若为肝风夹痰、横窜经络,气血运行失畅则见 口歪、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状。此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为中风中之中经络。如《金匮》所述:“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若风阳暴升, 与痰火相夹,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冲于脑,阴阳平衡失调,痰热内蒙心窍,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则为闭证。若肝阳痰火炽盛,正气亏虚,正不胜邪,则见阴竭 阳亡,阴阳离决,出现脱证。综上所述,中风的病理因素主要为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痰浊)、火(肝火、心火)、瘀(血瘀)、虚(肝肾阴虚)、 气(气逆)六端,其中肝肾阴虚为其根本。如清代叶天士所云:“此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此本体先虚,风阳挟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风、痰、火、 瘀、气、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影响,病初多表现为标实为主,或标实本虚,后期则可从实转虚。总之,肝肾阴虚、气血逆乱、风阳上扰、痰瘀阻络是影响脑出血发 生、发展、转归、预后的基本病理。
【诊断要点】
一、西医诊断要点
(一) 诊断标准 (源自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 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2. 发作时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3. 病情发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它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4. 多有高血压病史。
5. CT应作为首选检查发现脑出血部位。
6. 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不含血)
(二) 诊断要点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及体征各异:
1. 壳核型出血:主要有三偏征(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同向凝视,左侧半球可有失语;血液大量破入脑室或损伤丘脑下部及脑干,昏迷加深,出现小脑幕切迹疝。
2. 丘脑型: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垂直性注视麻痹和会聚不能,瞳孔缩小;
3. 脑叶型:意识障碍轻,抽搐发作和脑膜刺激征多较明显,局灶体征因受损脑叶不同而异;
4. 桥脑型:昏迷深瞳孔小、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呈去大脑性强直或四肢瘫(重型者),轻型者有交叉性麻痹和感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眼外肌麻痹、同向凝视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
5. 小脑型:眩晕明显,呕吐频繁,枕部疼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轻型),重型者昏迷,四肢松软,易发生枕骨大孔疝而死亡。
二、中医辨证要点
(一) 辨中经络、脏、腑 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腑则见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无昏迷;中脏则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二) 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三) 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二类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曳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甚则舌体卷缩,脉弦滑而数。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辨证施治】
一、治疗原则
中经络者治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腑者治以通瘀泄热;中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脱证治以救阴回阳固脱;内闭外脱之证治以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多为虚实兼夹当治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二、分证论治
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而中脏腑又有闭证和脱证之分。
(一) 中经络
证治方药见本章“脑梗死”一节
(二) 中脏腑
1. 闭证
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跌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和阴闭之分。
(1) 阳闭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