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经济转型期 的
货 币 与 金 融
◎ 江 其 务
陕西 人 民 出版 社
前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
供给和定价为中心点,通过动员社会储蓄,加速资本积累,提
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要素积累,支持经济结构升级,推动技
术创新。一个有效率的金融制度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
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有组织
有领导由上而下推动、以市场取向和渐进式推动的改革开放战
略,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20年。80年代走过了从计划经济
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转变,90年代又迈开了向市场
经济体制转变的决定性一步。预示着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时代的终结,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具雏形,我国经济运
行正在转向市场经济轨道。
中国金融业在过去20年间,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以金融市场化、商业化、国际化为导向,建立了中央银行制
度,实现了信贷和发行合一的国家银行制度的分离,为建设独
立执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体系和监管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础。
建立了政策性金融机构,从组织上实现了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
的分离,为建设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微观
组织基础开辟了道路。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金融体
制迈 向市场化最具影响的变革,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从改变组
织机构转向构建运行机制的纵深发展,必然引发整个金融制度
的嬗变。人民币汇率的成功并轨,实行经常项 目下的人民币可
自由兑换,迈出了我国金融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中央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 《证券法》的颁布实施,金融监管走上法制化管
理的轨道。
90年代 中期 以来 ,金融制度 的市场化和 国际化创新步伐
大大加快,市场金融运行机制的培育和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全面展开 。包括 :补充 国有商业银行2700亿资本金,提
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御风险能力;实行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
构 的战略重组 ,缩短战线 ,提高规模效益 ;加强统一法人管
理 ,统一流动性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强化利润和资产风险管
理 ;改革呆账准备金制度,推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发展
地方商业银行,规范合作金融运作,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经营
安全度。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市场扩容速度大大加快;开始实
施资产证券化,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离银行不 良资产;
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允许券商、基金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融
资,批准保险资金购买基金间接进入资本市场,调整了直接融
资和 间接融资的结构。宏观调控体系和调控机制的市场化水平
也有 了很大的提高,取消了实施近半个世纪的贷款规模控制,
宣告一个时代 的终结;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 ,降低准备率水
平 ,增加商业银行营运资金;发挥利率杠杆作用,连续七次降
低存贷款利率,疏导储蓄分流,刺激需求;拓展货币信贷政策
的传导范围和对象,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启动消费
信贷;加强统一的金融监管运作体系,建立金融工委,改革中
央银行组织体系,设立跨区分行……由此不难看出,中国金融
结构正在发生战略性的调整和变革,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步入
新的发展快车道。
1997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发生历史性变化,
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由长期的总量短缺走向总量相对过
剩,经济发展迈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GDP增长每年以一个百
分点的幅度下滑不止,物价持续全面负增长,实质经济供给过
剩,金融资本需求萎缩,已经成为伴随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
征。在社会总需求萎缩的条件下,原有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关系和经济参数,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的调控政策和
调控机制作用递减,甚至出现与政策 目标相背离的负面效应。
在这期间,尽管宏观决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启动需
求、刺激增长的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收效甚微,
经 济 运 行 中 的 需 求 萎 缩 仍 然 存 在 。 原 因 何 在 呢 ?
本书立足宏观经济,从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出发,对
1997年以来经济发展中的货币金融形势、政策效应、对策措
施作了新的论证。围绕加入世贸组织 (WTO)、国有企业制度
改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内需消除萎缩、进一步加快
经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从多角度对经济转型期的货币、金
融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理论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