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五十年》经济科学文献.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关于财政模式、观念 转换的若干问题 无论是在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还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年代 , 我 国财政为 了与具体 的经济体制相适应 ,曾广泛 、深入地介入 了 社会生产 的全过程 ,当时把它誉为生产建设型财政 ,以与资本主 义财政相 区别 ,并 由此产生 了一整套生产型财政理论 。实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来 ,生产型财政 的经济基础 已发生 了动摇 , 从而一些传统的财政理论 、观念 已经难 以对财政实践 中的问题作 出合理 的解释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财政进一步改革 的观念障 碍 。为此 ,转换财政观念 、转换财政模式 已成为推进市场经济发 展 的当务之急 。 就 目前而言,财政理论 的更新转换主要采取了两种途径 :其 一 ,在原生产型财政理论 的大框架下 ,对传统理论作某些修正和 补充 ,加入 了一些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的有关 内容和西方财政 中 的一些术语 。但这种修修补补无济于事 ,总是落后于实践 ,成为 财政实践的事后的说 明,它来得快去得也快 。其二 ,是将西方财 政理论不加分析地 引进 。不可否认 ,西方财政理论是建立在市场 经济基础之上 的 ,它对指导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新模 式 的建立 ,有很大的实用性 。但其毕竟是 以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和 国家理论为理论基础 的,在接受其模式和有关理论时,把作为其 理论基础 的理论也接收过来 ,这与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 的 政治经济学理论和 国家理论是相悖 的,并且也不完全符合我 国的 第 2 页 国情 。 我 国正处在政治 、经济和社会 的重大变革时期 , “摸着石头 过河 ”恐怕仍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 内所难免的事情 ,一个 比较成 熟的财政模式 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理论体系的形成 ,还要相当长 的时间。 一 、生 产 型财 政 理 论 与实 践 (一 )生产型财政及其形成 生产型 (性 )财政 就笔者所见 ,各种财政学教科书 ,凡论及社会主义财政本质 以及社会主义财政特征 的,几乎都指 出,社会主义财政与资本主 义财政 的重大区别之一 ,就在于社会主义财政是生产建设型财政 而资本主义财政是非生产型的财政 。所谓生产型财政 ,指 的是 以 下事实 :在社会主义 国家 ,由于计划经济或有计划商品经济 的要 求 ,国有制 (国营 )经济在 国民经济 中居于统治 的、主体 的地 位 ,从而 国家不仅是行政者 ,也是所有者或生产者 。财政分配是 以国家为主体 的分配 ,在 国家双重身份 的条件下 ,财政分配就不 仅仅是再分配 ,而且深入到生产领域 ,成为生产领域分配 的主导 部分 ,从而财政预算成为事实上 的国民经济预算 。在所谓 的七项 社会扣除中,从第二项到第六项 ,基本是通过财政分配实现 的, 而第一项和第七项扣除,也受到财政规章制度 的制约 。因此 ,财 政对再生产过程的调节 ,以直接方式为主 。 生产型财政 的形成 新 中国成立后 ,在没收 旧中国官僚资产 的基础上 ,形成 了国 营经济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 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 国营经济 的同 时,逐渐加大 了排斥 、限制除集体所有制 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 的 力度 ,并最终于 年开始 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 义 改造 ,使之成为事实上 的国营经济 。在农业上 ,经历 了初 级 第 3 页 社 、高级社 以至政社合一的人 民公社化 的发展阶段 (后来退到 以 队为 基 础 )。到 年 ,社会上除极少量 的个体经济 以外 ,可 以 说整个 国民经济 中的一切部 门、行业都纳入 了计划经济 的范围, 基本上实现 了国营化 (农村 、城镇 中的集体经济 ,其生产和经营 权实际上归公社 、大队和街道等 “政府 ”和部 门控制 ),从而整 个 国民经济 ,甚至是整个社会 ,像一个大工厂那样构建起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