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国餐桌上饮食礼仪文化
各国餐桌上饮食礼仪文化美国人:以科学为核心
美国人吃文化的核心是科学,食谱紧紧围绕着“健康”这一轴心运转。他们很相信专家,对于“医学研究结论”深信不疑。如医学专家在报刊上撰文说维生素有益,便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大把吞服维生素。当他们面对苹果、鸡蛋、奶酪等佳肴时,首先想到的也不是美味,而是理性地分析与判断:含有什么热量、蛋白质?脂肪是否过量?是否会引起肥胖?等等。
正因为他们重视餐桌上的科学,因而吃得谨慎而又精致。与国人比较,他们的饮食具有以下特点:
1.摄盐量低,大约只有我们的一半。医学研究证明,吃盐量太多确实是诱发高血压乃至心脏病等严重疾患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午餐,我们菜肴中的用盐量远远超过人体安全标准。美国人则不然,他们的午餐用盐量特少。
2.做菜一般都不用味精。味精虽能增加鲜味,若使用不当,在140 ~200 ℃的高温状态下会转化成焦谷酸钠而产生微毒,进而危及食品安全。
3.基本不食用动物内脏。动物内脏虽然营养丰富,但也是胆固醇的“富矿”,如腰花、猪肚等,经常食用难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使你不知不觉地与动脉硬化挂上钩。看来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上树立“有所不为”的观念很有必要。当然,完全不接触动物内脏既不可能,也未必就一定科学,但限制食用量的做法应该予以肯定。
4.一日多餐。国人习惯一日三餐或两餐(有些人不吃早餐),虽有利于脑力活动,却增加了发胖的机会。而“一日多餐,餐餐不饱”的原则可以大大减少肥胖的几率,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灵活多变的理念,更符合人体健康的要求。
毋庸讳言,美国人过分注重饮食科学,有时也陷入了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被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研究结论”弄得无所适从。因为不少科学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或从事物某个角度研究而取得的,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才是明智的,这一点国人应引以为戒。
法国人:向素食主义倾斜
近年来,人们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膳食习惯中反思出了一个道理:素食不可缺。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素食至少具有3大优势,拥有水杨酸、纤维素、碱性成分等防病保健秘密武器。法国人中的“新素食主义”一族就是代表。他们的“显山露水”表明,法国人正向素食主义倾斜。一位名叫布律诺“我一天不吃蔬菜水果就会觉得少了点儿什么。早上不再喝咖啡,而改吃猕猴桃。上班之前,会在包里放几个水果。”特别是疯牛病危机爆发以后,这种倾向日渐显著。有一个迹象千真万确:人们曾经认为大南瓜与甜菜都是已经被打入了“冷宫”的蔬菜,如今却又“卷土重来”。
当然,法国人的这种转变与该国卫生当局的广泛宣传教育是分不开的。医学专家强调:每天多吃水果蔬菜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与糖尿病的几率会降低。营养学家雅克“如果每天至少吃400克水果蔬菜的话,患癌的几率可以降低20%。”
英国人:独树一帜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可谓独树一帜。早晨起床前要喝一杯较浓的红茶,俗称“被窝茶”。早餐以熏咸肉、烩水果、麦片、咖啡、鸡蛋、面包等为主;午饭较为简单,有时只吃三明治;晚饭则比较讲究,习惯吃些烤鸭、烤羊腿、牛排等菜肴与口味比较甜的点心。
英国人在菜肴的烹调上也很有特色,用油较少、清淡,调料很少用酒。调味品如盐、醋、胡椒粉、色拉油、各种酸果等,都放在餐桌上由客人自己选用。烹调方式上以清煮为主,蒸、炸、烩为辅。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英国人的饮食理念虽利弊兼有,但利多于弊,比如爱饮茶、饮食清淡以及清煮的烹调方式等值得国人借鉴。
日本人:饮食促长寿
知道吗?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位居世界首位(男性为76.4岁,女性则在81岁以上),乃是享誉全球的长寿大国。究其奥秘,合理的饮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营养学家分析,日本人在吃方面既大胆新潮,又谨慎传统。概括起来有两大特点:一是时尚,二是科学。饮食原则主要有:少吃大米,多吃鱼、肉、豆、蛋;少吃油腻,多吃新鲜蔬菜;每天一杯牛奶,常吃海带、海苔、香菇;每餐七分饱,从不暴饮暴食。至于具体方案,以平均寿命又居日本之首位的冲绳居民为例:(1)海带的消费量为全国第一;(2)鱼类和贝类的摄取量大;(3)每餐必有豆腐;(4)适量吃经过熬煮而充分降低了脂肪的猪肉;(5)食用盐分少的纳豆(发酵后的大豆);(6)每天至少吃100 克鲜菇。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统计资料披露,日本人的心肌梗塞发病率和癌症死亡率一直是最低的,其秘诀之一就在于他们多样化且富于平衡的传统饮食结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人:钟爱健康食品
德国人对快餐情有独钟,市区内林林总总的快餐店成为他们经常光顾之处,比萨馅饼、意大利面条、汉堡包等皆在“笑纳”之中。在家里则偏爱土豆,土豆成了德国人的主食以及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奥妙在于土豆含有比其他粮食作物更高的热能与养分。烹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