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bs-svcom
二、情为中国动 * 我们的共同祖先是 。 我们的国语是 。 我国有 个民族。 世界上只有 个中国。 总之,我们都是 人。 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 炎帝、黄帝 普通话 56 一 中 国 一、你我共识中国结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本上有关“中国结”的介绍,思考后面问题,感受中华文化。 1、中国结从古至今广泛流传说明了什么?(P23最后一段) 怎样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变化题: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P24正文) 2.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要勇敢地捍卫民族尊严和祖国利益。 (P25正文) 3.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P26正文四) 谈谈看到这些照片时候的感想? P25交流 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 热爱祖国源自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1.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你有什么感想呢? 2.中国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对此你又会有什么想法呢? 2002年9月23日,台湾发生强烈地震。清晨7时30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个捐款箱。这是由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倡议的。倡议书写道:“台湾地震灾情严重,两岸心连心,希望我们通过捐款活动使台湾同胞感受到亲人的温暖。”这一倡议立即在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解囊。 2008年汶川地震,台湾同胞感同身受,慷慨解囊,与香港同胞共同发起“一江热血向东流”大型募捐晚会,激动了亿万大陆同胞和海外华夏儿女的心。有台湾学者说:“自1895年以来,台湾人民始终关注着祖国的一切,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面对祖国任何一次历史事件,台湾人民从来没有缺席过。” 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1)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书P23正文第一段) (2)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书P26正文第二段)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书P26正文第三段) 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我们正处于一个被外来文化包围和裹挟的时代 过—— 吃—— 喝—— 穿—— 看—— 洋节日 可口可乐 肯德基、麦当劳 牛仔裤 美国大片、韩剧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直面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的影响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甲:外来文化很新奇,有很多优秀思想,有利于我们打开思路。 我们应全盘吸收。 乙:外来文化有许多方面不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对我国 文化冲击很大。我们应该全盘否定 学习要点三:对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案例】 《汉语拼音方案》——借鉴外来文化的典范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并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众所周知,汉字不是字母文字,不能直接表音,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这是一次民族文化创新的科学尝试。 这对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何启示?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 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实践中不断创新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