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梓传(上)-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 目 录 一 故乡 1 二 少年郎 15 三 最真的爱 32 四 家族之争 61 五 创业艰辛 79 六 血泪历程 105 七 坚毅的脚步 122 曾 宪 梓 传 一 故乡 一千多年前,由于异族蹂躏、饥荒不断以及战火绵 绵,使得居住在中州河洛一带即黄河、长江上中游两岸 的中原汉民、炎黄裔胄,被迫弃官离职、举家南逃。他 们之中大多数是书香门弟、仕宦之家,甚至不乏皇亲国 戚。 这些背井离乡、奔波流徙的人们,为了求得生存与 发展,不断地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努力抗争,不断 地跟其他民族、民系的人竞争,他们不惜在野兽出没、 荒无人烟的山里安家立业且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够各尽 其责,努力创业。 残酷的生存环境,颠沛流离的生活,炼就了他们坚 韧卓绝、团结互助的品德。久而久之他们反客为主,民 系始定,为了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区分开来,他们自称为 “客家人”。 客家人在一千多年特别是近几百年的发展史中,英 才辈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比比皆是,如唐代贤相张 九龄,宋代名宦余靖,起兵勤王之贤相文天祥,清代太 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清代名将冯子材,清末辛亥革命领 袖孙中山以及夫人宋庆龄等等,都是客家人或客家人后 裔。 地少人多的梅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谋生的艰难,使得客家大多数男人外出营生,且多到南 洋各地,如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发展。“围条裤头带出门,挑担番银转家园”便是客家人 1 曾 宪 梓 传 奋发图强,创建美好生活的写照。 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农历初九的晚上,曾宪样出生 在梅州——这个客家人大本营中的扶大区珊全村一个贫 苦侨眷的家庭里。 曾宪粹这个名字还是他的父亲给取的。相传曾家是 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后裔,传到这一代是“宪” 字辈。 曾姓在客家姓氏中算不上一个大姓,而且曾氏家族 在客家人当中属于比较贫困的家族。 据说,曾宪粹的曾祖父、祖父就是由于不堪过于潦 倒、没有希望的生活而冒着生命危险,坐着破旧的帆船 飘洋过海,一路漂泊到南洋去的。他们曾经营一些小买 卖为生,也赚了一点钱,然后返回家乡盖了房子,也就 是现在的祖屋。 但是好景不长,祖父在闯荡南洋的过程中,沾染上 了鸦片,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在毒瘾与日弥深的情况下,祖父不惜变卖了家中微 薄的家产。 直到山穷水尽之后,毒瘾难耐,祖父含疚离开了病 榻之上的曾宪粹的祖母,甚至也来不及顾及当时仍是年 幼的曾宪梓的父亲、叔父和姑姑,独自一人去了缅甸, 从此一去不返,最后由于贫病交加而客死异乡。 曾宪梓的父亲曾荣发,一个极其典型的勤劳朴实的 客家人。 祖父弃家而走之后,穷困得苦不堪言的曾家,使得 身为长子的曾荣发不得不中断了仍是小学的学业,独立 挑起家庭沉重的担子。到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