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2经济史复习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发展演变的表现、经济领域的各种制度、政策及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耕作工具、小农经济;手工业生产特点;商业发展特点、影响;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等知识点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中国古代的冶铁炼钢技艺 原始社会的陶器 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 近代化(现代化) 指人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和过程,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洋 务”: 评价 (1)积极意义: 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1.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 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了 ②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③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④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2、“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二、探索与失误(56-76) 成功: 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应哪些教训? 1)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不能夸大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4)国民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5)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6)健全民主与法制 …… 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 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从国情出发,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依法治国…… 巩固练习 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中共八大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毛泽东的两个矛盾的论断 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经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 8.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小前提:17 年来,资本主义正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个推论( ) A .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C .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 .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9.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 ——《邸报》,发行于公元887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表现: 1.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表现: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社会影响: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表现: 5.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文革”期间不少报纸停办 社会影响: 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课程大纲(本科).pdf VIP
- 2024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GB 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docx VIP
- 某公司年产30万吨铸铁件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doc
- Yokogawa横河电机UT55A UT52A Digital Indicating Controller Operation Guide for Single-loop Control (for Detailed code model)使用说明书.pdf
- 选择估价方法—估价技术路线(房地产估价课件).pptx
- 2017款18上汽荣威e950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pdf.docx
- 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强条实施计划.docx VIP
- 丽江市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202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