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未来-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人类永恒的主题 1 科学与人类对“未来”的认识 35 人类:伟大还是渺小 57 人类的困境 79 毁 人类的归宿 115 希望在人间 133 面向未来 164 1 人类与未来 人类永恒的主题 1990 年,在中国不少地区流传着一部预卜未来的书 ——《1997 年,人类大劫难》,由于据称该书作者诺查 丹玛斯千余年前所作的诸多预测都很灵验,因此,有人 相信,他的重要预测之一:1997 年,将因为某种毁灭性 的原因,地球及其居住于其上的人类,将面临着一场大 劫难。虽然,信此猜测者甚少,但这也的确引起了某些 人的恐慌。 不要嘲笑他们,不要责备他们。关注未来,为未来 而生活与奋斗,乃是人的天性,人类永恒的主题,只不 过是每个时代、每个人的方式不同罢了。 最令人扫兴的事情 充满着勃勃生机的世界,气象万千。春夏秋冬寒暑 更替,否极泰来荣辱兴衰,使世界多姿多彩,可歌可泣。 当每一个人来到这个可爱的世界上,也许会遭遇到贫困、 痛苦等等许多不幸,但终究大都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 儿童的眼中和心中,天真烂漫,享受着幸福和对未来美 好的憧憬。 有一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伤心的事情——死亡。 慈祥的老奶奶死去了,从此再也看不到她老人家了;老 爷爷也死去了,怎么哭着喊他,他也不答应,天真的孩 子伤心透了。慢慢地,他又看到其他人死后再也不回家 了。 2 人类与未来 终于——每个人都有这样经历——我们在某一个时 候突然领悟到:每个人最后都得死,都必须离开这个世 界。所不同的是,有的孩子意识到这一事实后,心情沮 丧,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有的人则不以为然——反正 大家都一样。 死的恐惧带来了人们对生的渴望。许多神话、故事、 宗教、传说都反映了人们自古以来的这种心态。在中国 家喻户晓、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因 为对死亡的恐惧,才开始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奋斗: 孙悟空来到世间后,带领众猴寻觅到“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做起了美猴王。真是个朝游花果山,暮宿 水帘洞,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好 不自在快活。 美猴王享乐天真,转眼间就有了三五百年。一天, 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顿生烦恼,不由得堕下泪来。众 猴慌忙跪倒:“大王因何心情不好,流下伤心之泪”。猴 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远虑,故此烦恼”。 从猴笑着劝解:“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 福地,古洞福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 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 也?” 美猴王说:“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 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 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 个个掩面悲啼,深深为将来有朝一日终将死去而忧虑。 生存意志,长久保持生命的欲望——人类最本质的 欲求,通过这种艺术创作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有没有什么办法保持生命的永恒呢?《西游记》中 3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