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护人员职业危害探究及防护
医护人员职业危害探究及防护【摘 要】 现代医学的成长和发展与职业危害并存。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广泛地存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大量的危害如无形无影的“杀手”在损害着医务人员的健康,如放射线、紫外线、化学消毒剂、电磁波、铅污染等。了解职业危害,正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能提高对自身职业的防护意识,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可避免或减少遭受疾病的侵袭,对保护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关键词】 医护人员;职业危害;损害;防护
1危害类型
1.1化学危害主要来自消毒制剂及抗肿瘤化疗药。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具有显著的损害,如:84消毒液、次氯酸粉、来苏、氨水、甲醛等有刺激性气味,如防护不当或浓度过高[1],可刺激人的眼睛及呼吸道,引起咽喉炎、职业性哮喘、咳嗽、眼睛流泪、干涩,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处于有污染的环境中,会使人的白细胞下降。抗肿瘤药是某些疾病的诱变物质,能引起已婚的育龄护士致畸、宫外孕、死胎、流产、脱发、头晕、皮炎等副作用。
1.2物理危害主要来源于放射线、紫外线、电磁波、铅污染、设备的电击伤。放射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能损害人体组织器官、腺体与造血功能,长期处于该环境中,毒性蓄积,可引起头晕、乏力、失眠、造血功能损害、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男性工作者造成死精或少精,引起生育功能障碍,对女性则是月经失调或面部色素沉着。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眼炎、恶心等臭氧中毒症状。
1.3生物危害主要指针刺伤、刀划伤及医务人员伤口继发性感染。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高达87%。当医务人员手部有破损时,接触了传染性的血液或体液就有感染的可能。
1.4医院暴力医护人员在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包括被侮辱、被殴打、身体被伤害、财产被破坏、性攻击等暴力行为
1.5心理、精神压力护理工作平凡又繁重,护士常倒晚夜班或加班,生活无规律,正常的生物钟受到干扰,下班后还要照顾家庭及孩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与睡眠。各医疗单位机制的改革,竞聘上岗,护士的执业压力加大,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要不断的学习。护士集工作、家庭、学习于一身,精神压力很大,许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胃病、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2防护
2.1化学制剂的防护在配制中,戴厚纱布口罩及乳胶手套,尽量不要直视,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条件的可戴防护眼镜;合理安排好护理步骤,缩短接触制剂的时间。若操作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刻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及时就医。
2.2抗肿瘤药物的防护在治疗室安装排风设备,护士在配制药物时要按规程操作,洗手、戴布口罩,将头发全部罩于帽内,穿隔离衣、戴橡胶手套防护。打开安瓿要垫无菌纱布,在溶解粉剂药物时,要将溶酶沿瓿壁缓慢注入,待与粉剂完全浸润后再轻摇,保持药瓶内外压力平衡,用大号针头抽吸,防外溢,完成药物配制后,将此次所用的医疗废弃物集中放入污物袋封闭处理。
2.3物理危害的防护
1)安装排风设备,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的流通。尤其是在制作防护铅模块时,铅的熔点低,易随蒸汽蒸发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呼吸和皮肤,在接触、摆放铅模块时,要戴厚棉纱手套。
2)严格遵循放射线操作规程,按要求程序进入操作间,争取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或治疗,手术人员要充分利用屏蔽装置,穿戴好铅制防护服,减少不必要的过量照射。
3)紫外线空气消毒应选择在治疗、护理操作少的时间,如中午或晚间,长时间接触消毒光线要遮盖皮肤及眼睛。
2.4避免生物危害造成的感染为防针刺伤或刀划伤,就要掌握正确的持针或握刀的方法,保持锐利面的使用空间,不要将锐利面对着自己或他人[2],用后将针头或刀片放入利器盒中,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原则处置。在操作中,防止血液或体液喷溅到头面、眼部,如果发生此类情况,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操作者手上原有伤口,一定要戴乳胶手套进行各项操作,防止病毒入侵机体造成伤害。医护人员长期与病人接触,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破坏、阻断病毒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每年定期体检,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2.5完善风险管理,强化危险意识,防止医院暴力
1)院方要采取得力的防暴措施,如提供保安服务、监控系统、警报等,能有效遏制暴力事件的发生,提高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保障。
2)强调医德医风建设,倡导积极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全院开展“防医院暴力”的培训班,包括“如何预防袭击,控制暴力的技巧,摆脱暴力的方法”等,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暴意识和应对能力。
3)运用法律武器,惩治野蛮的医院暴力当事人,达到惩前毖后的警示效应。
4)推进社会沟通,增进社会理解,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运用严谨、公正的媒体导向进行宣传。
2.6尊重、理解护士对护士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