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docVIP

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旨在提高对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手法训练、脑细胞活化剂应用综合治疗方法,与单纯手法训练、脑细胞活化剂应用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经3~4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P0.05)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 2.1 常规治疗 使用脑细胞活化剂,运动训练主要采用Vojta诱导法、Bobath手法及ADL训练[2]。(1)健康教育指导:指导家长配合穴位注射、手法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并加强日常生活护理,按要求定期随访、评价和修改方案,共同完成康复训练工作。(2)康复训练护理:训练前l小时不洗澡,禁食,协助患儿排便,准备好音乐、玩具、矫正架、清洁的床垫,室温调至20℃左右。根据患儿的分型及异常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Vojta诱导法:通过抑制、控制关键点、促通、拍击等手技促进抬头、翻身、腹爬、直立等正常功能出现;Bobath手法:抑制性手技主要抑制、矫正异常姿势,促通性手技主要促进正常姿势及运动的建立[2]。Bobath手法常用于徐动型与痉挛型脑瘫,全身及头背屈曲姿势的患儿,Vojta手法配合Bobath手法控制关键点,促进抬头、翻身、腹爬的功能锻炼。训练要循序渐进,同时配合音乐、玩具、游戏进行寓教于乐,激发患儿的兴趣,主动参与运动,并加强语言和认知能力的训练,使患儿在音乐、游戏中锻炼抓、拿、抬、伸等动作。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15天为一疗程,休息15天进行下一疗程。指导家长学习训练方法,加强患儿日常生活护理。随时、随地有目的地使用上肢、下肢及手的运动,最大程度地提供生活自理的机会。 2.2 穴位注射 (1)取穴:每次注射均取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足三里、内关、大椎。配穴可根据肢体异常情况而选择,上肢异常者取双上肢穴位:肩?、肩贞、臂?、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异常者取双下肢穴位:委中、阴陵泉、承扶、环跳;听力异常者取耳门、听宫穴注射;若上下肢均异常,则以上穴位全取。根据患儿治疗反应不断增加刺激点及强度。 (2)用药:注射用药VitB1 100mg,VitB[12]250μg,胞二磷胆碱O.25g。头穴每穴0.2mL,体穴每穴0.5mL,主穴加配穴注射,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休息15天行下一疗程,总疗程3~4个。 (3)方法:穴位注射十分痛苦,在训练后进行,工作人员要以体贴、关怀的态度耐心地向家属讲解这一治疗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注射前给患儿头部备皮,指导家长头部及四肢的固定配合方法,以保证注射的顺利进行。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射后加压按压针眼,防止药液外渗。治疗期间不洗头,戴清洁帽子,勤换衣服,并注 意观察病情及患儿反应。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采用1992年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纪要标准[3],显效:运动发育、关节活动度、协调功能、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及肌力等项均与同龄正常儿童接近;有效:运动发育、关节活动度、协调功能、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及肌力等项均较治疗前有明显进步;无效:以上各指标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显效17例(32.7%),有效31例(59.6%),无效4例(7.7%),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显效11例(20.4%),有效30例(55.5%),无效13例(24.1%),总有效率75.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