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太湖平原全新世中晚期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文化.PDF

太湖平原全新世中晚期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湖平原全新世中晚期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文化

( ) 第 27 卷第 2 期 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l. 27 No. 2         ( )         2004 年 JOURNAL OF NANJ 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4 太湖平原全新世中晚期古植被 、古环境与古文化 ———以苏州绰墩遗址为例 1 ,2 1 1 3 4 萧家仪 ,郭平 ,王丹 ,张瑞虎 ,丁金龙 (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10097 ,江苏 ,南京)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710075 , 陕西 ,西安) (3. 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 ,223300 ,江苏 ,淮安) (4. 苏州市博物馆 ,215001 ,江苏 ,苏州) [摘要]  江苏苏州昆山的绰墩遗址 , 良渚期 、马桥文化层中的孢粉组合揭示了古代先民的生存环境是亚热带 森林和广泛发育的湖塘沼泽. 良渚期的先民对森林有所破坏和利用. 太湖平原约5 700 cal yr B. P. 以来 ,森林中阔 叶树种的减少 , 以及针叶树的增多 ,主要原因可能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影响不明显. 良渚文化的消亡 ,若 是自然环境灾害引起 ,则与 4 300~3 100 cal yr B. P. 太湖地区的溯源堆积密切相关. [ 关键词]  太湖平原 ,全新世中晚期 ,古环境 ,绰墩遗址 ( ) [ 中图分类号]Q914. 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2004 1  研究地区和研究方法 江苏苏州昆山的绰墩遗址是考古工作者近几年发掘的一大型古文化遗址[1 ] . 该遗址主要包含了太湖 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三期古文化 ,即马家浜文化 、崧泽文化 、良渚文化 ,及紧接其后的马桥文化. 这样连续四 期文化集中在一个遗址 ,在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 , 比较少见. 本文主要用孢粉分析的方法 ,结合考古发掘 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着重探讨绰墩遗址良渚期至马桥期太湖平原古代先民活动与古环境 ,并从自 然环境对古文化影响的角度 ,对太湖地区良渚文化消亡的成因 ,加以分析和讨论. ( ) 绰墩遗址位于太湖的东北部 , 中心位置约 120°50′E , 31°25′N. 行政现属苏州昆山市巴城镇 原正仪镇 ( ) 2[1 ] 绰墩山村 图 1 . 据考古工作者的工作探明 ,遗址面积约 40 万 m . 绰墩遗址 自上世纪末期以来 , 已多次 发掘. 根据 目前的研究 ,遗址中良渚文化内涵最为丰富 ,但特殊的是 ,马桥文化的堆积层也比较厚. 本文中 , 笔者工作的主要考古发掘探方有三个 :T2803 、T2904 、T16 ,三个探方的文化层与堆积状况见图2 、图3 、图4. 图1  绰墩位置采样图                  图2  昆山绰墩文化遗址 T2803 东壁  收稿 日期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