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半期考历史
长汀一中2012013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题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个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突出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
A.农民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B.土地高度集中
C.农民在土地上艰辛劳动 D.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4.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
A.丝 B.毛 C.棉 D.麻
5.6.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不同行业的生产工具,其中属于冶金技术的是
A.牛耕 B.花楼机(花机) C.翻车 D.水排
7.8.9.《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商品经济发达,富商增多
10.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B.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C.以农为本 D.重农抑商11.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12.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3.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这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品质量下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④中国手工业难以与外国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14.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1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6.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17、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下列示意图中,起积极作用的因素F2可能是?
①资产阶级政府的鼓励扶持? ②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③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积极因素? ④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真心实意地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 ????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 D.①③④?
18.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将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却迟滞不前,其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缺乏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重工业发展
C.重工业建设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西方列强凭借实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