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政治必修2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政治必修2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人民公社运动 内容: 农村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大办公共食堂 特点: “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错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   种负面影响? 人民公社内农业集体劳动以吹哨方式召集农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漫漫晃.”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特征: 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59~1961严重经济困难 三面红旗 严重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1)农村纠“左”。 (2)八字方针——“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 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关系 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1962年,经济恢复;1965,调整基本完成 探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 1、充分认识国情; 2、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3、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际关系 4、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问题情境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 年代 国家财政收入 比上年 1967 419.4亿元 -25% 1968 361.3亿元 -13.9% 1973 809.7亿元 +5.6% 1975 815.6亿元 +11.9%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67、68年) (1973年) 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5年) 邓小平全面整顿 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复苏) (回升) 思考:周、邓整顿措施为什么难以取得根本成效? 客观:“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 主观:由于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指导 思想还没有实现转变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国民经济的恢复 背景:建国初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过程:1949 — 1952年 意义:为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一五”计划 背景:基础薄弱、门类残缺 任务:“一化三改造” 结果: 提前大幅超额完成, 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 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探索与失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探索 与 失误 中共八大 时间:1956年 内容:主要矛盾 + 主要任务 意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指导思想: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 表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和大规模 影响:导致严重经济困难(1959 — 1961.) 国民经济的调整 内容: “八字方针” 结果:1965年基本完成 国民经济的劫难 “左”倾扩展到经济领域,损失惨重 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1973年经济复苏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迅速回升 “批邓”后形势陷入混乱 2、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任务 A、同时进行 B、先改造后工业化 C、同时完成 D、先工业化后改造 试试身手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3.“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4、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c .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5、“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 ”“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千年”。对流行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这些中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 ( ) A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B .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C .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A A 6、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 8、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呈现趋势是: A、经济建设基本处于停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