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孝在现代社会所遭遇的困境及出路 - 铜仁学院学报
第13 卷 第2 期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Vol. 13 , No. 2
2011 年 3 月 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Mar. 2011
孝在现代社会所遭遇的困境及出路
1 2
张旭芳 ,郭现军
( 1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540001 ;
2 .许昌学院 社会科学教学部,河南 许昌 461000 )
摘 要: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伦理规范与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孝的理念和实践遭
遇了现实的困境:社会流动性加大与居家养老观念的冲突增加了尽孝的难度,代际价值观的差
异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孝的现实适应性,功利主义价值观使得一些人轻视了亲情等等。
作为一个具有伦理本位文化传统的社会,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接续传统,探索在现代社会重建
孝道的现实出路。
关键词: 孝; 现代社会;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1) 02-0032-05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伦理规范,也是中华 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章》)
文明的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孝的理念和实践遭 养是孝的基本要求。孔子主张奉养父母要尽心尽力,
遇了现实的困境,孝德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 “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孟子指出
社会问题。因此,理性分析孝在现代社会所遭遇的 世俗不孝的五种情况,其中,前三者都是“不顾父
困境,探究摆脱困境的现实出路,对于弘扬中华民 母之养”,“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族传统文化,保证社会良序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
意义。 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孟子·离娄
下》),这从否定的方面说明养亲是孝的基本要求。
一、孝的传统涵义 (二)敬亲。孔子不仅强调养,而且对“敬亲”
何谓“孝”? 《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 特别重视,并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
[1] 《说文解字》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
[2] 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对父
子承老也。” 朱熹也认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
兄长为弟。”[3] 可见,孝的本意为“善事父母”。进 母敬,就是在对待父母时要有愉快的容颜,“子夏问
而言之,孝是子女奉养敬爱父母的道德,是子女对 孝。子曰:‘色难。’”(《论语·为政》)也就是说,
待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处理晚辈与长 孝包含着对父母的精神慰藉。
辈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 (三)谏亲。孔子主张对于父母的过错要委婉
孝的传统涵义主要包括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本不等式教学案例 - 萧山三中.doc
- 基因缺失幼龄小(动脉+样硬化相关基因的时序表达研究.pdf
-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问题与思考() - 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ppt
- 基隆市心评工具分类2017_1_24 - 基隆市特教资源中心.doc
- 基隆市95年度国小九年一贯课程学校本位教师研习 -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doc
- 基基于于于变变变型型型设设设计计计和和和成成成型型型 - 轻工机械.pdf
- 基于黑茶原生态特征的包装符号研究 - 包装工程.pdf
- 塑胶器皿、纸盒可循环再用.ppt
-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第四届年会总结 - 教育技术通讯.ppt
- 墨儒两家之“孝”、“三年之丧”与“爱”的区别与争论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