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术社交网络用户内容使用行为研究
总第271 期 2016 年 第6 期
学术社交网络用户内容使用行为研究*
——基于科学网热门博文的实证分析
王曰芬 贾新露 傅 柱
(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4)
摘要: 【目的 】用户内容使用行为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试图从用户阅读的角度对
学术社交网络用户内容使用行为进行探究。【方法 】以科学网热门博文为分析对象,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
等方法, 从内容基本特征、用户内容使用行为关系、内容贡献者特征等方面对用户内容使用行为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 】用户对观点交流以及教学、科研经验分享类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大部分类别的博文评论量与被推荐量达
到显著相关或高度相关的水平。【局限 】研究平台单一, 仅选择中文学术交流网站作为研究平台; 对用户内容使
用行为的研究不全面, 仅研究了用户的内容阅读行为。【结论 】用户喜欢在学术社交网络上进行思想与观点的表
达与交流; 他们更倾向于推荐自己参与互动的内容。
关键词: 学术交流 用户生成内容 用户行为 学术社交网络
分类号: G350
广, 能够极大地提高内容创作者的学术可见度, 增加
1 引 言
学术社交网站的用户粘度, 还能作为图书馆、信息研
学术交流是人类知识与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 究所等服务机构的信息来源, 丰富这些机构的服务内
径。时代的进步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术交流 容。因此, 对学术社交网络用户内容使用行为进行研
带来了新契机, 科学知识与文化的传播逐渐向互联网 究, 识别受用户欢迎内容的特征并使其发挥效用, 具
转移, 学术社交网络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新型学 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术交流媒介。学术社交网络是以科研工作者为服务对
2 相关研究
象, 支持其科研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同时能够维护他们
个人社交关系的网络服务或平台[1] 。相关研究显示学 随着学术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其用
术社交网络能够有效促进学术交流, 同时帮助提高用 户的行为研究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Chen 等将社交
户的学术曝光率与文章被引量[2] 。 网络中的用户在内容方面的行为总结为内容创造行为
内容是学术社交网站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 (Content Creation)与内容转移(Content Transmission)两
石, 高质量的内容为站点吸引和留住更多用户, 带来 类。内容创造是指通过撰写、发布等传递自己创作的
更多的流量。学术社交网站中用户进行学术交流的主 内容, 内容转移主要指社交网络中的分享行为
要方式之一便是创造内容并与他人分享, 作为信息接 (Sharing), 如分享博文、照片、视频等[3] 。学术社交网
收方的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内容本身的质量 络是社交网络的一种特殊应用, 具有社交网络的一般
进行选择性阅读。受欢迎的内容传播得更快、受众更 特性。同时, 笔者认为, 用户对内容的分享行为只是用
通讯作者: 王曰芬, ORCID: 0000-0002-7143-7766, E-mail: yuefen163@163.com 。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研究领域科学文献传播网络生长及对传播效果影响研究”(项目编号:和“江苏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计算与舆情分析”(培育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XIANDAI TUSHU QINGBAO JISHU 63
研究论文
户在面对内容时的部分行为, 用户对内容所做的完整 结构化、扩散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博客可见性以及
操作还应包括检索、阅读、评论、推荐等, 这些行为 优化博客本身[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