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与动机
情緒與動機
動機的意義
係指引發個體從事某種活動以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心理歷程,動機也是使依個人繼續表現某種行為的原動力由於動機內在,,,動機,,動機,,,動機,,,,動機動機,Ex.攝食、喝水
2.誘因動機:受到後天因素影響(激勵或誘發所產生的行為乃透過學習而來) Ex.追求榮譽
理論
馬斯洛需求階層理論:強調人類的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各種需求之間,又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只有低一層需求獲得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才會產生。其需求階層依次為: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指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ex.求食、求飲、睡眠、性慾等屬之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指希求受保護與免於遭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求
ex.困難求人幫助、危險求人保護、職業希求保障、病痛希求醫治等
3.愛與隸屬的需求(Needs for Love and Belonging):
指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需求屬之。
4.尊嚴需求(Needs for Esteem):
指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ex.被認可、讚許、關愛等
5.自我實現需求(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指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至高人生境界的需求
ex.個人所有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
羅吉斯自我理論:係指每個人都有能力發展自己的潛能,以維持或改善自己的生活。
1.自我觀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與看法
2.積極關注:是指個人主動去關心協助別人,ex.父母對子女無條件的愛與付出。
3.自我的一致性:是指個人能夠自我和諧,沒有自我衝突的心理現象。
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
1對現實的知覺力對現實做正確的詮釋。現實是多人或次團體中的人一致的看法。動機常左右一個人對人事的知覺,故要除去個人的動機對客觀判斷之影響。
活在過去與未來之中從過去的經驗中擷取精華來策劃未來。能平衡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比重,對生命做最好的利用。能原諒自己的錯誤,從中學習,並對人生有目標。
有意義的工作對工作的投入能使人獲得成就感和提高自我價值,選擇有持續挑戰性和成就感的職業。
人際關係能與別人發生親密關係,但並不是與每一個人成為莫逆之交。和別人交往時能感到舒服自在,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並以社會所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感受情緒能真實而實際的感受各種情緒並恰當的控制。
自我能夠正向的看待自己和別人接納自己。自己眼中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愈接近,心理愈健康。
對生活有控制力覺得所從事的活動都是自由選擇的,而非由責任義務所迫。
當前全球心理學針對情緒有關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下列五項:
1.情緒的神經基礎:包括中樞大腦系統及周邊自主神經系統兩方面,前者會涉及情緒的認知與社會化歷程,後者主要涉及情緒反應相關的內分泌及循環生理系統功能。
2.情緒的發展:藉由個體早年(含嬰幼兒期乃至青少年期)情緒發展的探討並估個體後續發展的情緒型態,進而協助特定不適應族群的情緒控制。
3.情緒的認知歷程:包括從情緒的表達至察覺的歷程。
4.情緒的人格特質與社會化:特定人格的情緒行為及其社會化過程中的情緒發展。
5.情緒的臨床意涵:探討情緒衍生的心理疾病及不適應行為之機制,
藉由臨床工作強調如何加強個體的適應力及開發潛能,以較正向的情緒觀來面對生活或適應環境。
情緒商數(EQ):由美國哈佛大學高曼教授提出。亦稱為情緒智力,係
指個人情緒成熟的程度。情緒圓融的人(高EQ)具備之特徵:
1.理性與感性並重 2.具有健全的自我觀念
3.情緒表達與控制得當 4.人際關係良好,人脈廣,廣結善緣
5.自信、自重與自愛 6.樂觀、進取、積極
7.能與人競爭與合作 8.善於與人溝通,尊重他人
9.具有堅強毅力 10.對新奇事物努力去探索
自殺
2005年十大死亡原因與死亡率顯示,「自殺」乃是15歲至39歲族群主要死因的第三位,Kerkhof(2000)研究發現40%-60%的自殺者以前曾自殺過,在自殺企圖者當中15%-25%在一年內可能再度自殺,10%-15%可能最終死於自殺(引自李美媛(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6)定義自殺為「個
體在有意識之下,意圖使用某些方法殺害自己」。
動機:動機複雜,可能是自我懲罰、報復、得到休息、與重要他人團員
(重要他人去世)等,遑論動機為何,目標皆是想藉著自殺來解決難解的問題。
特性
1.認知:思考較缺乏彈性、極端,對於目前與未來的看法偏向負面的思考。在過往記憶中,也較少有認為成功的經驗,故在面對困難時,無法順利的尋求適當的方式獲得有效解決。
2.情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头式驾驶室.ppt
- 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学研究= 孝道观点的探讨 - 中研院民族所.pdf
- 广东省1949~2006 年粮食生产的时序变化研究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pdf
- 幼儿的同侪关系.ppt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 .doc
- 幽默式电视广告的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关系 - 国立中坜高商.doc
- 广东省2007 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影响 .pdf
- 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 - 技能鉴定.doc
- 幼猴正在瞧着它那只由钢丝制成的〝母亲〞.ppt
-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扩展中土地供应动力机制的作用.pdf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冀教版(一起)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中国压模成型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红楼梦试题精选及答案.docx
- 2025年中国压力单位换算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参考答案.docx
- 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中国卷材地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卷筒无尘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汇编.docx
- 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