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研究依据将于92年颁布之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数学学习领域
摘 要
本研究依據將於92年頒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以及預定95學年實施的高中與高職之數學課程暫行綱要,為教育部之「建置中小學一貫體系計畫」探討檢視12年數學課程設計之一貫性、銜接性、適切性與政策呼應性,並將彙整之資料、結論與建議寫成此報告書。
為撰寫此報告所執行之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跨國比較與專家晤談。據以分析之文本,取美國加州、新加坡、中國、南韓、日本與英國等六個國家或地區之相對數學課程綱要或標準,分別與上述兩套本國數學課程綱要做兩兩比對而列出異同,再由研究團隊探究分析。過程當中亦需查明各國之教育體制與課程結構,以為整體判斷之依據。而針對各階段綱要制訂者、教師代表、教科書編者分別舉辦之座談,也事先由研究團隊根據文獻分析的初步發現而擬定題綱,徵詢多方意見以匯聚共識。
本報告以前兩章概述此研究之背景與研究方法;第參章比較本國與上述六個國家或地區之數學課程設計與相關實施方法;第肆、伍章依施政呼應性、綱要設計之一貫與銜接性與課程內容之合宜性,詳述研究結果,並論及資訊與通訊科技工具的角色,與時數分配和選修制度等實施方面的議題。在第肆、伍、陸章的論述當中,已經分別就特定的課題提出建議。第柒章彙整了主要的結論與建議。附錄則詳列經過整理的對照比較表格。
在課程的實施策略與設計理念上,本研究之結論呼籲重視語文和數學在基礎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並如實反應於授課時數的分配;期望12年整體觀點的數學課程規劃,能夠更有效率地發展主軸知識與技能,並正視科技工具對於學習本質造成的影響;還建議以更寬宏的眼光和胸懷,來落實適性的教學與後期中等教育的選修制度。對於目前數學綱要之安排與內容,本研究也做出明確的調適建議。我們冀望這些結論與建議,能對未來的政策擬定,以及數學綱要之修訂,做出實質貢獻。
伍、綱要內容與實施方法之評估
一、課程綱要之一貫性與銜接性
(一)各國綱要之一貫性與銜接性
在我們比較的國家或地區當中,只有美國加州和韓國,是將一到十二年級的整個數學課程綱要寫在同一份文件裡面(加州是從幼稚園開始寫起的)。或許每一個階段的數學綱要,並不一定是由同一群人實際製作,但至少是由同ㄧ個委員會裡面的幾個小組共同設計出來。因此,這兩份數學課程綱要的內容在銜接上、以及在設計理念上的一貫性,都已經很明顯地表現在文件裡面。
新加坡全國一致的數學課程綱要只涵蓋到中二 (相當於我們初二),之後的兩個階段皆沒有國家制定的綱要,而是根據考試的標準。考試單位會公告考試內容標準,以及標準模擬試題以資參考。因此,他們將考試目標和深度相當明確地規範出來,是很務實地以考試領導教學。民間根據考試目標編輯教科書,由學校自行挑選。我們可以將小一到中二的數學課程視為全國國民都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所以理論上此基礎知識不見得可以銜接到後面為了考試而學的數學。但實際上,我們從文獻上考察的結果卻認為可以銜接上。我們認為新加坡的綱要,一方面表達了政府認為全國國民都必須要知道的基礎數學,二方面是目標明確地銜接未來參加證照考試所需的預備知識。
英國一共制定了四個階段 (Key stages) 的全國教育標準,其中前兩個學段相當於我國之小學 (一二年級、三到六年級),第三個學段相當於初中,第四學段則相當於高一、高二;也就是說,英國的學段涵蓋了我國的一到十一年級。在四個階段結束之後,有些學生會再讀兩年的所謂A-level課程,目的是參加A-level考試以申請進入大學。那兩年的數學課程就是直接以A-level考試標準作為學習綱要,情況與前述之新加坡相同,以考試的標準來引導教學。英國在前四個階段訂定的全國數學課程標準,寫在一份「國家標準課程」文件之內,理念的一貫性與內容的銜接性都非常明顯。最為特別的是,英國的各科課程標準文件之間有Cross References,例如數學課程標準的主文旁邊,會以註記方式聲明某一項要求需要以英文課程或資訊科技發展文件的某些項目為基礎。所以可能其他課程標準文件 (例如科學課程),也會以同樣形式註記他們的教學是以哪些數學課程的項目為基礎。
日本和中國大陸都與台灣類似,中小學的數學綱要呈現在一份文件,高中的數學綱要寫在另外一份文件。由此可推知,其數學課程綱要是由兩個不同委員會所制定的,而其書寫方式與數學內容分類的方式也都稍有不同。雖然日本與中國大陸是將中小學與高中的課程分開,但就文獻分析來看,我們認為他們有一個更高的協調機制,將這兩份數學課程綱要的主要設計精神的貫穿起來,並照顧到內容銜接的合理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十年級屬於高中階段(高一),但是中國大陸和日本的全國一致之數學標準內容,皆是修到十年級為止。因此,他們的高一數學課程,可以視為基礎數學教育的結束點,也可以視為中小學課程與高二、高三選修課程的銜接點。
再舉大陸方面的例子。有兩個課程設計理念上的主軸,貫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