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原理简报-动机的激发
教學原理 課程綱要 體育課學習動機之激發 體育課學習動機之激發 學習動機的定義 動機是指學習者對某種特定行為或任務的吸引程度。 當學習者能持續某種任務、長時間致力於某種任務、或選擇某種任務時,則稱該學習者具有動機。 自我決定動機理論 Deci Ryan(1985) 所提出 人都有發展自主、有能力、關連感的需求 個體的動機從無動機到內在動機,是一個連續的系列。 無動機?他者決定的外在動機?自我決定的外在動機?內在動機 各類動機 內在動機指個體選擇從事某種活動是因活動本身有趣、鼓舞、具挑戰性,而非因外在因素所致(因為喜歡打籃球而打籃球)。 自我決定的外在動機 個體為獲得某種有價值的結果而自由選擇的行為。如藉由運動達到社交目的。 各類動機 他者決定的外在動機 指人們從事活動是因外在於活動行為或活動所產生的積極效益,如獎勵、懼怕…等;又如為奪得獎金而參加比賽。 無動機 認為努力無法導致可欲結果,亦無法產生有能力、自主或社會性關連感。其係因貧乏的自我及活動形象;缺乏興趣、時間或對活動的知識 自我決定動機論之主張 對運動或競賽的堅持有賴動機,藉由各種行為要素可增強動機亦可減弱動機。 個體可透過內化過程,從低層次進展到較高層次動機,而此須透過環境的影響力。 假設周遭環境能提供必要的支持,則個體可透過活動發展自主、有能力與關連感。 培養持續性動機的建議 提供積極正面的回饋 倡導歷程目標(自我參照) 倡導具有適度挑戰性的目標 提供活動的理由及選擇 促進(鼓勵)社會關係的發展 適度且審慎地運用獎勵 動機理論對體育教學的啟示 Rink(1993) 除非較低層需求獲得滿足,否則學生不易追求或達致較高層需求。 教師須引導學生以積極正面途徑滿足需求 學生必須知覺到所學是有意義的 運用多樣教學策略 動機理論對體育教學的啟示 學習任務應是具有適度挑戰性 任務應允許學生有適度的自主性 當教師使用外在動機時,則學生是受學習結果所驅動而非活動本身的價值。 學習活動應力求多樣化、新奇、有趣。 協助學生對所學賦予個人意義 動機理論對體育教學的啟示 協助學生理解我們在某些時間點上都是初學者,而初學者可能犯錯與經驗不足。 協助學生從參與者而非專業運動員的角度來設定體育學習的目標 協助學生將成敗歸因於自己能控制的因素 運用幽默感 成就目標取向動機論 Treasure and Roberts(1995) 學習者的成就動機有兩種取向:自我取向(ego-orientated)與任務取向(task-orientated) 任務取向者相信經由內在興趣、合作與努力,可導致體育學習成功。對本身能力的知覺是自我參照式的,傾向於將學習焦點置於「我該如何做?」 成就目標取向動機論 高自我取向者相信當本身擁有較高的能力時,即能導致成功的體育學習。其所認定的成功是打敗他人及展現自我的優越性。此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傾向於問「其他人做得如何?」 成就目標取向動機論 在教學情境中,既要顧及所有學生的個別差異,又要專注於個體的改變,就絕大多數教育情境來說是不經濟、不可行的。 應著眼於建構有利於發展學習動機的教學情境,讓教師扮演主動的角色,打造能激發體育學習動機及品質的任務參與(task-involving)動機氣氛。 任務導向的情境建構 TARGET(J. Epstein 提出) 任務(task) 權威(authority) 獎勵(reward) 分組(grouping) 評鑑(evaluation) 時間結構(timing structures) 任務導向的情境建構 T:任務(task) 給予個別學生不同的任務與作業,既多元且可以減少學生彼此間的比較。 讓學生為自己訂定短期、可實現的目標。學生才能理解學習複雜體育任務的步驟,專注於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並對自身的能力變得較有自信。 任務導向的情境建構 A:權威(authority,權力分享) 師生共享決策歷程 學生自行選擇所要學習的任務 學生自行設定所需設備場地及測驗 讓學生監控與評鑑自身的表現。 任務導向的情境建構 R:獎勵(reward) 在私下場合肯定學生的進步或成就 讓學生有均等的機會接受獎勵 獎勵目的是:提高學生自我價值感 藉著自我參照,學生能鑑賞自身的能力 任務導向的情境建構 G:分組(grouping) 為培養任務參與的動機氣氛,學生應從事個別任務。 技能學習時,學生可兩兩配對以監控並記錄彼此在該項任務上的表現。 大團體時,分組應彈性隨機分派,且是異質分組的。 任務導向的情境建構 E:評鑑(evaluation) 評鑑是基於自我參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情绪 - 福德国小.ppt
- 情绪障碍的认识与协助.ppt
- 情绪起风波.pdf
- 情绪会表现在脸部表情.ppt
- 情绪障碍特质与辅导李丽温.ppt
- 情绪,抑制冲动.ppt
- 惩罚法的适用范围.ppt
- 意象与意境中西关系之比较 陈 俐 课程:中外文学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 .doc
- 意大利国有企业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pdf
- 意欲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 2025年便利店市场扩张策略与差异化竞争策略研究报告:创新策略.docx
- 基因检测技术在遗传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准确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眼镜市场消费升级趋势下产品创新模式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眼镜市场报告:消费升级趋势下的产品创新与品牌竞争力分析.docx
- 农业灌溉用水2025年高效利用与水资源管理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眼镜行业消费升级与个性化设计产品创新应用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眼镜行业消费升级趋势下的镜架材质环保创新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眼镜行业消费升级与眼镜行业市场营销创新趋势分析报告.docx
- 医疗与医药行业:2025年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市场前景与技术创新.docx
- 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模式在绿色物流方面的创新与探索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