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一 编 写作 基础 知识
写作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 ,交流意见,互通讯息的重要方
式 ,是一种创造性 的活动 。在信息社会 ,随着信息交流活动 的 日
益扩大和加强 ,写作 的重要性更加彰显 。会写文章 ,写好文章成
为对各行各业 、各级各类管理者的基本能力要求 。行政管理对书
面信息沟通的特殊依赖性 ,更决定了这一基本能力对各级行政管
理人员的极端必要性 。写作是有其 内在特殊规律性 的,为此 ,要
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使我们能真正写好文章 ,就必须认真学习、
研究并掌握写作 的规律 ,这其 中既包括特定种类文章的特殊写作
规律 ,也包括所有文章写作 的一般规律 ,或者说基本规律 。人们
在长期写作实践 中积累的写作基础知识就是对这些基本规律 的反
映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 ,特别是了解有关文章 内容要素 、形式要
素 ,以及要素组合 、表现 、表达等方面 的特点和要求 ,是我们写
好文章,包括写好各种公文的首要前提 。
第一章 主题与材料
主题和材料是文章的内容要素 ,要使我们写出的文章 “言之
有物 ”,必须 了解并掌握有关主题与材料 的一般道理 。本章介绍
了主题与材料 的功能和其形成 的规律及特点,介绍 了公文等实用
文体主题表现 的方法要点,讨论了材料 占有 、积累与选取 的基本
要 求 。
第 一 节 主 题
一 、主题 的形成与提炼
主题是文章的内容要素之一,是指文章所表现的中心主张、
思想观点和 目的、意图,是作者对客观事物和 问题所持有的看法
和评价。人们写文章、使用文章总是有 目的的,总需要 向读者表
情或达意,为此,主题就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成为文
章的生命 。同时,主题又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中心。
文章不能没有主题,否则将使文章因失去针对性、 目的性,
失去最本质的内容而不成其为文章;文章必须有正确而深刻的主
题,否则将因无法实现其使用 目的而失去存在的价值;文章必须
有明确的主题,否则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将
失去依据 ,文章也就无从成为好文章,无从获得较好 的表达效
果 。
主题实际上是一种思想认识,正确的主题只能从社会实践中
来。也就是说主题的形成必须 以实践为基础,要依靠写作者直接
的社会生活体验和他人的间接经验才能获得。更具体地说,主题
源于反映直接体验和间接经验的各种具体的写作材料。如亲 自动
手深人实际获得的调查研究结果、亲身感受,以及反映他人社会
实践结果的各种书籍、文章等。为此,写文章时要确立主题必须
“材料先行”。不做调查研究,不认真学习并 占有必要的实际材
料,只靠写作者的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主题的形成特点告诉人们,主题源于社会实践,主题不能先
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而不能根据某种主观
需要 ,先定下一个主题框子 ,然后再据此 “找 ”材料 ,甚至拼
凑、歪 曲,牵强附会 。除此之外,主题形成的特点还告诉人们,
源于生活实践的具体材料包括反映 自身体验的和他人间接经验的
两大部分。直接体验是宝贵的,但受时空的限制,它们又是有限
的,因此还必须注意对他人间接经验的占有。这也是形成主题的
重要途径,对于写作过程本身就是 由众多工作人员共 同参与的机
关实用文体而言,这一途径尤显重要。
需要说 明的是,在机关实用文体 的写作过程 中常有这种情
况,撰稿人动笔前常常要接受有关领导的 “授意”,由其交代一
个意图、一个基本主张,然后撰稿人据此再做各种材料的准备工
作,构思之后再落笔创稿,这种现象是否属于主题先行呢?
应当说,除少数情况之外,这并未违背材料先行的规律 。因
为:首先,实用文体 (特别是公文 )的写作是一个群体工作活动
过程,机关 内上上下下众多工作人员依照一定程序和分工,共 同
创造着这些文章,领导者的 “授意”常常就是在亲 自调查研究或
在其他工作人员调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大都已占有
了很丰富的材料 。如果这种 “授意”之 “意”确实就是文章主题
的话,那么它仍形成于 占有材料之后,具体撰稿人所做的是在继
续 占有并加工精选 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炼主题、明确主题 ;其
次,领导者的 “授意”之 “意”也并不总是文章的主题,而可能
是在 向具体撰稿人交代初步的行文意图和想法,或者是在交代源
于 以前工作实践或他人间接经验基础上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