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辑廖纪生平文献1传记大司马龙湾廖公传公姓廖氏名纪字.DOC

第二辑廖纪生平文献1传记大司马龙湾廖公传公姓廖氏名纪字.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辑廖纪生平文献1传记大司马龙湾廖公传公姓廖氏名纪字

一、传记 大司马龙湾廖公传 公姓廖氏,名纪,字廷陈,别号龙湾。其先本闽人,宋末避乱游海南,赘土官家,遂袭土官数世。入国朝,讳有能者,以事逮系京师卒,厥子讳瑄号淡庵,时以生员侍行,度不能归依所亲,寓于东光,因家焉。则公之祖考、考也。公蚤有大志,年数岁,淡庵命读医卜书,跪曰:“此末技耳,非丈夫事也。”淡庵异之,听习举子业。稍长,游邑庠,领成化庚子京闱乡荐。登弘治庚戌进士。任考功主事。 丁内外艰。服阕,改稽勋。升员外郎。调文选,以疾去载。起补考功,仍调文选,升郎中。持平守正,间不容私。有赂权要,求吴江令者,有权要为其侄求锦衣经历者,公执不可。或曰:“祸且至矣。”公谓:“奉法受祸,某不敢辞。”卒亦无他。时宰附逆,瑾势甚张,公独藐之。其人欲陵公,公即求去。乃擢太仆少卿。少卿岁巡边阅马,出都门百里外,即停骖遣使取马册进呈而已。公遍历广览,无远弗至,山川之形胜,将士之勇怯,关隘之险易,边储之虚实,靡不究心焉。无何改太常,进正卿,俱提调四夷馆。教诸生于常业外,读儒书,识义理,多所造就。升工部侍郎,总易州山厂。履任浃旬,弊去八九,尝曰:“欲正人,先正已。”如赁房钱、菜园钱夫价余银,有司供亿岁不下千两,公绝不受。势要岁觅薪炭数万斤,亦绝不与。大约岁省八府银数万余两。民大感悦,由是声闻益隆。推改吏部,愈公愈严,门无谒客。僚属相谓曰:“人皆有乡曲,有亲故,公独无。”深叹以为不可及。 升南京吏部尚书。适值考察,公于一日之间斟酌去留,极为精当。见廉陛不严,纪纲渐废,力振举之,而不乐于公者自此始矣。 改南京兵部兼守备参赞。内官等监私役军匠及借拨人匠各若干名,又,军匠迯故者,责令千百户代偿月钱,人匠迯故者,坐令二县坊厢顶补。又,神帛堂人匠原额四百余名,今加至及千余户,皆富室营充以祈避役。凡此数弊,其来已久,牢不可动。公悉查革。偶以目疾月余,不视事,挟旧怨者以为言。公尝累疏乞骸,至是求去益力,遂得致仕,闻者为天下惜之。 公忠信孝友,深沉简重。口无伪言,身无伪行,毁誉满前,不见其欣戚,事变沓至,益验其从容。周之所谓老成,汉之所谓长者,两无愧焉。然孤鲠峭直,与俗寡谐,不饮酒,不听乐,不好华靡,辞受取予,一介不苟。起居服食,咸有恒受。而世俗依违软美之态,机巧变幻之术,不惟不为,且不能也。 居常卷不释手,五经四书以次审阅,每有独见,而于“学庸”章句尤致意云。谕曰:有大臣之度,有大臣之节。丙吉、王旦诸人度则有之,而节无闻焉。若汲点、李膺有其节矣,而不足于度也。然有度者,往往以功名令终;徒有节者,则不免于窠斥之祸。公虽名位不极,勋业弗竟,然得以保身敛福,归其故里,岂非节以主之?而又有度以济之,故耶所谓清而容物,公近之矣。 选自方鹏《矫亭存稿》卷九。 《国朝列卿纪·南京吏部尚书行实》 廖玘玘误应为纪陈隶东县进忧补勋勋员选养补选选馆转书详? 廖玘陈隶东进忧补勋勋员选养补选选馆寻转书书赠谥 ?选自雷礼《国朝列卿纪》/26/“吏部尚书行实”/15/431。(《国朝列卿纪》,上海:古籍,收在《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第22-24册) ? 万斯同《明史·廖纪传》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举弘治三年进士。久之,谒选,吏部尚书屠滽器之,用为考功主事。累迁文选郎中。正德中,历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厂故有羡金,主者多私之。纪独籍于官。迁吏部左、右侍郎。世宗立,拜南京吏部尚书。逾年,调兵部,参赞机务。被论解职。   嘉靖三年,“大礼议”既定,吏部尚书杨旦赴召,道劾张璁、桂萼。璁、萼之党陈洸遂劾旦而荐纪。帝罢旦,以纪代之。纪疏辞,言:“臣年已七十,精力不如乔宇,聪明不如杨旦,二臣且去,臣何敢居于此?”时宇、旦方为帝所恶,帝优诏不许。而纪愿称之,时论以此多纪。 ?? ? 明年,光禄署丞何渊请建世室,祀献帝,下廷议。纪等执不可,帝弗从。纪抗章曰:“人子之孝,其亲心无穷也,分有限也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非所以为孝。如渊所言,是献帝昔北面于外藩,今并跻于列祖,干君臣之分,乱昭穆之伦,蔑祖宗之制,所谓不得为而为者也,臣谨昧死请罢勿议。”帝不纳。会廷臣多事者,议竟寝。已,陈正士风,重守令,惜人材三事。其言惜人材,谓:“正德之季,宗社几危。幸赖大小诸臣夹辅匡救,今议者但知平定逆籓之功,而不知保护京师之力。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以出位喜事为贤,以凌分犯礼为贵。数年之间,人才渐不足用,臣待罪铨衡,心切忧惧,望陛下思养才之难用才之急于昔。致仕大臣,念其保护之勋,量行召用。其它降职、除名、遣戍者,咸与维新使得以才自效,实今日之急务也。”疏入,帝纳其前二事而已。 纪虽为璁辈等引用,未尝不孤行其意。 三边总督杨一清召还内阁,璁等欲起王琼。纪推彭泽、王守仁,帝不允。复以邓廷璋、王宪名上,竟用宪。纪言:“臣为边方计,所推皆一时人望。而礼部尚书席书谓臣内顺相君,外制台谏,书为此言,必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