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ppt

  1. 1、本文档共2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语法

4、“者”“也”都不用,构成“主语,谓语”的形式。 夫鲁,齐、晋唇。(左传?哀公八年) 兵,凶器。(汉书?晁错传) 5、主语后不用“者”,谓语“者”“也”连用,表示注释性或说明性的判断意味。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古代汉语表示否定判断是在谓语的前面加上否定副词“非”,有时也可以用“匪”。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蓆xí ,不可捲juǎn也。(诗经?邶风?柏舟) (二)用副词加强判断的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常常用副词“乃”“必”“亦”“诚”“皆”“则”“即”等来加强语气。 朱亥(勇士)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魏无忌,即春申君。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鸿门宴) 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苏秦)之罪也。(战国策?秦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岳阳楼记) (三)“为”字判断句 古汉语中,“为”字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为”即使可以按现代汉语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不能算是判断词。下列都是用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句。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3、於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战国策?赵策) 4、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子) 5、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 xī)裸裎( chěnɡ对襟单衣)于我侧,尔焉能浼(měi沾污)我哉!”(孟子?万章下) 袒裼: 袒开或脱去上衣,露臂;裸裎:露身。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6、余为伯鯈(tiáo晋文公与季隗之子)。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7、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四)“是”字判断句 (四)“是”字判断句 在先秦时代,指示代词“是”用作主语和谓语,容易被误解为判断词。 1、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4、若士必怒,伏尸百万,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5、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饴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饴之也。是皆穿富(钻洞爬墙)之类也。《孟子尽心下》 “是”只有到了汉代才开始真正作为判断词使用,魏晋以后就多起来了。 1、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 2、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 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刑书,指儒家经典)乎?” (《史记·儒林列传》) 汉景帝拜固为清河王刘承的太傅 (前104年),汉武帝招贤良,90多岁的辕固生告诫公孙弘(薛邑人,国相):“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3、乃为帛书以饭牛,详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杀而视之,得书,书言其怪,天子疑之。有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而隐之。《史记卦禅书》 少翁:西汉方士。文成将军 皮影戏 (五)判断句的活用 1、用判断句的形式构成隐语。 比喻格中,本体和喻体是相合关系的叫隐语。在文言文中,隐语往往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判断句的主语常常是本体,而谓语则常常是喻体。 1)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鲁国,是齐国、晋国的嘴唇。 2)(子越椒)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左传?宣公四年》)——子越椒这孩子是条狼,难道能继续喂养下去吗? 楚国令尹门子文(儿子叫子扬),司马门子良(儿子叫子越)。“狼子野心”典故的由来 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2、用判断句的形式说明因果关系。 1)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齐桓公多次以盟主的身份聚合诸侯,不用武力,都是因为管仲的力量。 2)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仕)橐(託,投靠),非下也,权重也。 (《韩非子·五蠹》)——轻易地辞去天子之位,不是因为品德高尚,而是因为天子的权势很小。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某种曲折的关系。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千金,是贵重的礼物;拥有一百辆车的使节,是显贵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