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校读古医籍之用例.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小学”校读古医籍之用例.pdf

第34卷 第3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V01.34 No.3 of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Jun.2015 2015年6月 JournalTianjin University ·理论研究· 以“小学校读古医籍之用例 陈晓迪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摘要:校读是校书与读书的结合。书用校读,边校边读,在校正了讹误的同时,也对书有了更准确的理解。反过 来,只有对书有比较准确的理解,才能正确的勘校其谬误。而校读古籍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小学”功底, 没有“小学”功底,则无从读书,更无从校书。“小学”的知识如版本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金石学以及近代出土 文物学等都在校读古医籍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校读;校勘;读书;古医籍 中图分类号:1/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43(2015)03—0129—03 “小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是与“大学”相对而 诸多的歧义和困惑,所以今天的人更需要掌握读书 言的,是读一切经、史、子、集的基础之学。狭义的 的方法,正如孙德谦所言:“夫校书为古者专家之 “小学”是指童蒙训读的学问,即六书之学,主要包 学,字句诚不可忽。然只在字句,读一书而不明此书 括文字、音韵、训诂的知识。广义的“小学”则包括文 之意旨,是必不能窥其大也。”[41 字、音韵、训诂、金石、目录、版本等知识。“小学”一 书用校读,边校边读,在校正了讹误的同时,也 词见于《周礼》,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学分“大学” 对书有了更准确的理解,即观得古籍之原貌,方能 与“小学”,礼、乐、射、御为“大学”,书、数为“小学”, 理解其原义。反过来,只有对书有比较准确的理解, 两者合称“六艺”【11。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是文字 才能正确的勘校其谬误,即理解古籍之义理,方能 学的正式形成,并有《尔雅》、《广韵》为训诂、音韵之 求得其原貌。而校读古籍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具备一 书。至明中叶,科举制度致使文人研习时文与制艺, 定的“小学”功底,没有“小学”功底,则无从读书,更 而严重脱离了儿童读字书以习字的传统。清中叶, 无从校书。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简要举例论述。 由于文化统制等原因,文人多转向对“小学”的研 l版本学 究,并发展出“朴学”,其内容则包括了文字、音韵、 版本学是研究书籍版本形成、流传及真伪优劣 训诂、金石、目录、版本诸科。 的学问。“校”之本义即不同版本文献的比对训读。 校读是校书与读书的结合。所谓校书,是指参 同一部著作的不同版本、同一部著作相同版本的不 照同一古书的不同版本及其他有关资料将全书文 同篇章或语段对某些相同或相似内容的记载会有 字加以对比考察,进行考证真伪,辨明正误,厘定差 差异,通过对比考证分析,可校其缪讹。 异,并用注文的形式标出[21。古籍因传承日久,时至 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言:“若先若后者,血气 今日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几类错误:1)简编亏替, 已尽,其病不可下。” 衍、讹、倒、脱。2)文字形近,鱼鲁豕亥。3)古今音变,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血气已虚”。“尽”字 失其本义。4)各承师说,传本各异13l。因此,阅读古当作“虚”字,此字之误也151。 籍,首先需要勘校原文之错误,扫清文字之障碍,观 新校正考全元起本此句为“血气已虚”,而非 得古籍之原貌。其次,古籍距离现在的年代越来越 “血气已尽”,当以全元起本为是。因按底本“血气已 久远,无论字形、字音还是字义,都在不断的发生变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