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眼外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8例研究
儿童眼外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8例研究文章编号:1008-6919(2007)09-0146-01 中图分类号:R779.1 文献标识码:A 【疗效观察】
关键词:外伤 眼内炎 玻璃体切割术
儿童眼外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容易贻误诊治[1]。现将我院两年来儿童眼外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能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1~2007.1年我院收治儿童眼外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患者8例8眼,其中男7例,女1,年龄1~14岁。致伤物为:炮竹爆炸4例,不明锐器致伤1例,草块砸伤1例,弹弓击伤1例、铁丝戳伤1例。受伤至就诊时间1d~50d,手术到眼内炎发病时间14d~2a。就诊时视力无光感者1例,光感~手动6例,数指以上1例。角膜穿孔伤6例,巩膜裂伤2例。合并球内异物2例。
1.2 诊断依据 眼部外伤手术史;畏光、流泪、眼痛和/或视力下降;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前房及玻璃体内有絮状渗出或积脓,眼压正常或降低。当临床症状和体征似眼内炎时,在开始治疗前及时取结膜囊及伤口分泌物、房水及玻璃体标本进行涂片、培养检查和药敏感试验以确诊和指导治疗[2,3]。
1.3 治疗方法 8例中有4眼行单纯药物治疗,使用浅眶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0mg或地塞米松2.5mg,隔日1次,或玻璃体内注射庆大霉素2g/L[4]。有4眼角膜透明,间接检眼镜窥不清眼底,玻璃体高度混浊或脓肿形成或有球内异物而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联合晶状体切除1例,同时行巩膜环扎、注气术1例。上述2种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未控制,出现眼球萎缩或全眼球炎且无视力恢复可能者,行眼内容物摘除和眼球摘除术。所有病例均静注广谱抗生素及地塞米松,并常规散瞳。
1.4 疗效判定 症状控制,前房积脓消失,角膜后沉着物和房水闪辉阴性,玻璃体炎症反应控制,玻璃体积脓消失或伴视力提高为有效;症状及体征未控制或加重,或行眼内容物摘除和眼球摘除者为无效[4]。
1.5 统计发生交感性眼炎的例数。
1.6 统计学方法 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两组间率的比较。
2 结果
2.1 2种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 单纯药物治疗4例,视力无光感1例,手动1例,数指1例,0.1以上1例;有效2例,治疗无效眼内容摘出1例;玻璃体切割治疗4例,视力数指2例,0.1以上2例;有效4例。2组间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65)。
2.2 不同就诊时间疗效的比较 就诊时间在发病后3d内(包括3d)的患者有4例,治疗有效者4例;发病后超过3d来就诊的患儿有4例,治疗有效者2例。2组间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
2.3 无一例发生较感性眼炎。
3 讨论
儿童眼外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有其自身的特点[5]:(1)就诊迟:儿童眼外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症状不典型,不能引起家长和医生重视;(2)视功能损伤大:儿童眼组织脆弱严重的炎症反应不仅能损伤视网膜造成视力丧失,而且可以破坏睫状体,引起眼球萎缩。该病治疗效果较差,即使得到及时治疗,大多视力也只能达到数指或数指以下;(3)预后差:大部分患儿丧失单眼有用视力,行眼内容摘出者不仅影响到眼眶发育和外观,而且影响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其心理和生理创伤。因此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明确诊断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对不能挽救视力,也要尽可能保留眼球。
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生理屏障作用,阻碍了药物由血液渗透入眼后段,传统的全身及浅眶注射足量抗生素,玻璃体内达不到有效治疗浓度因此效果不满意。玻璃体注药直接将药物注入玻璃体,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方法[6]。玻璃体注药主要适用于玻璃体轻度混浊检眼镜能看见眼底的轻症患者,对于病情严重,就诊时间晚的患者疗效甚微。
玻璃体切割术是一项较新技术,对玻璃体积脓为主的严重病例可提高治愈率和眼球保存率[7]。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致病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第一位,这与以往报告[8]相一致。另外,真菌感染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真菌和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除与菌种本身的因素有关,如真菌不易被吞噬细胞杀死。表皮葡萄球菌能在菌落周围形成粘性物质而不易被清除等之外,还可能与临床滥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有关,因为前者可能造成菌群失调,而后者则可能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所有观察对象均无交感性眼炎发生。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术前预防细菌感染是避免儿童眼外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的又一个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建荣, 马千丽. 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1例. 眼科新进展. 2005, 25(2): 126.
2 刘英奇, 赵亮. 现代眼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