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教授夫妇-大陆当农民
台湾教授夫妇:大陆当农民在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的小团山上生活着一对勤劳朴素的农民夫妇:每天鸡叫天明,丈夫郭中一和儿子戴上草帽扛着锄头哼着小曲去下地,妻子庄蕙瑛则围上围裙拿上一把玉米“咕咕”地喂鸡,看门的小黑狗伸伸懒腰,“汪汪”几声,叫醒了整座沉静的山。
然而,2009年9月份之前,郭中一的身份还是台湾东吴大学物理系的副教授,3年前,庄蕙瑛还是台北中国科学大学商贸系的英语讲师。现在,已经是农民的他们在这里种植的并不是普通的庄稼,而是从台湾移植过来的香草。为何在台北大都市生活十几年的教授夫妇不顾一切来到了安徽山下种香草?从教授到农民,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他们怎么开始的第二春的播种和耕耘?
台湾都市:困顿生活的患难之爱
1985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24岁的庄蕙瑛与同岁的台湾同乡郭中一相恋,她读教育学硕士,郭中一读理论物理,但他博学多才,国学根基深厚。
两人相恋不久,庄蕙瑛发现郭中一每月都要到银行汇款,不是汇到台湾,而是汇到大陆。郭中一看着庄蕙瑛惊讶的表情,笑着说:“走,跟我一起去!”一路上,郭中一说起了他的家世:父亲是大陆安徽肥西县聚星乡(现铭传乡)启明村人,是家中长子,1949年跟随国民党军队来到台湾,从此与大陆多是书信往来,每个月定时给肥西的亲戚寄些钱物。郭中一又说,现在自己是家中长子,自然接替了父亲身上的担子。庄蕙瑛恍然大悟,她生于澎湖,长在高雄,对大陆传统的宗亲文化有些陌生。望着眼前已经懂得承担家庭责任的大男孩,庄蕙瑛对郭中一的爱意更深了。以后每到月底,庄蕙瑛就主动和郭中一一起到银行,而郭中一也趁机向“准媳妇”介绍起了大陆的七大姑八大姨,庄蕙瑛红着脸――“认亲”。她哪里会想到,20多年后不光自己真的见到了那些信件和汇款单上写着的名字的人,而且还和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4年后,两人在美国结婚,在家里的资助下买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房子。郭中一继续在塔夫斯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庄蕙瑛继续她的学业。1993年两人回到了台湾,郭中一在东吴大学物理系教书,庄蕙瑛在一家出版社上班。工作稳定,薪水优厚,两人本以为生活会越过越好,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债务危机压向了庄蕙瑛,也压向了这个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家庭。
1994年2月的一天,庄慧瑛接到了父亲急切的电话:“蕙瑛,我的油艇制造厂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你那边有没有钱?”庄蕙瑛顿时懵了,自己和中一刚参加工作,根本就没有储蓄。
晚上,庄蕙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她背着郭中一开始向朋友借债。100万新台币、200万新台币、300万新台币……庄蕙瑛将一笔笔借来的钱交给父亲,并期待父亲的生意尽快好起来。然而时日不长,父亲又打来电话:“蕙瑛,钱不够,能不能再借点?”听到父亲几乎哀求的声音,庄蕙瑛一阵心酸,自己几年留学费用全是家中供给,现在家中有难,作为长女,理应承担。她白天没法安心上班,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跑到外面再向朋友借钱。
借的数目越来越大,纸包不住火了,郭中一有了察觉。听完妻子小心翼翼的叙述,郭中一睁大了眼睛,以个人名义这样借债,简直是疯了。他拉起妻子的手:“蕙瑛,别再感情用事了,工厂真的经营不下去了,还有破产法,法律会规定一个合理的偿债方法的。”庄蕙瑛抬头看了他一眼:“他是我父亲,我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破产吗?”“我们不是不帮父亲,而是你这样借债是非常盲目和危险的!”郭中一的理性分析反而激怒了庄蕙瑛:“危险是我一个人的事!”妻子不光陷入不能自拔的借债泥潭里还误解了自己,郭中一又心疼又焦急。
没多久,郭中一的话应验了,庄蕙瑛的弟弟打来电话:“大姐,爸爸这边的工厂不行了,借的钱你先处理吧!”这话像五雷轰顶,炸得庄蕙瑛脑中一片空白。1000多万元新台币(约250万元人民币)的巨债就这样压在了自己身上,庄蕙瑛一夜之间白了头。
庄蕙瑛一个人打起了四份工,郭中一哪能看着妻子这么辛苦,债务是她的事,也是全家的事。他开始拼命工作,给杂志写专栏,在电台做主持,工作量是普通人的四倍。拼命挣钱并不是还债的惟一方式,郭中一学起了理财知识,他的思路一点点打开。一天,茅塞顿开的他突然想到,在美国他们不是还有一栋房子吗,或许能解燃眉之急。郭中一快速地把美国的房子卖掉,5年时间,房价已由18万5千美元涨到30万美元。郭中一拿着钱,大脑飞速地运转着。结果,让庄蕙瑛惊讶的是,郭中一并没有全部用这笔钱来还债,而是用了一部分,然后用余下的钱在台湾买了一套新房。三年以后,房价飙升,他再把房子卖掉,房钱一部分还债,一部分再买房。如此几番下来,郭中一摸出了还债和投资的门道。
2003年,当最后一笔债还清时,郭中一一身轻松。庄蕙瑛望着10年来不离不弃一起与自己还债渐渐老去的丈夫,心中满是感激和欣赏。他不仅是自信的物理学博士,还是智慧的“理财博士”,更是一个重情重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