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城市中找寻你我幸福感
在城市中找寻你我幸福感当200米的路,你开车要走半个小时;当你的孩子因为没有当地户口,上学需要交高额的借读费;当“安居乐业”中的“安居”在大城市成为一个要用毕生去奋斗的理想;当你在城市里已经很难看到满天的繁星,我们在城市中的幸福感在哪里?
城市生活有哪些不美好的地方?调查中,84.1%的人首选“房价太高”,第二位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排第三,“物价高”排第四。
近日,“生活在大城市还有多少幸福感?”成为热门话题,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期。
北漂青年难寻安全感
首都经贸大学近日公布的“2011北京社会经济生活指数”显示,去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为72.28,幸福感比2010年略有降低。报告分析认为,幸福指数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对收入不满。
小姚是北京市某高校2011届硕士毕业生,目前在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新材料的研发工作。小姚目前每个月的平均税前收入约7500元,扣除五险一金及个税后,实发工资约6500元。在有些人看来,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一工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但除去各种开销后,他基本所剩无几。
和众多”北漂”族一样,他每天上班要挤地铁,下了班就宅在家里,因为外面的那些娱乐消费都太贵了。小姚表示,他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生活在北京让他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就算老板给加工资,也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月收入2万元的平安保险代理人李阿姨在被问及生活在北京最大的感受时,她毫不犹豫地说道:缺乏安全感!“我们不是保险公司员工,没有任何福利和保险。我是有工作,却没有单位。”这让李阿姨很困惑。保险公司不与保险代理人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他们无法享受五险一金的待遇。“我们挣了钱,可以给自己多买些商业保险,但觉得心里挺不踏实。”
这样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恐怕并非生活在北京的人们独有。随着日常生活的开销增加,房租、房贷、车贷、水费、电费、煤气费、网费等等消耗了大量的工资所得,导致工资结余越来越少,以至于遇到突发情况,如疾病等,则剩余工资无力支撑自己的生活。正因如此,城市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对许多身处都市,不得不为生活与理想奔波的人们而言,怎样获得一条安全的底线,怎么达到一种对未来稳定的预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尽管有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去年的人均GDP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人均GDP的约40%,比一些富裕国家至少要低10个百分点。人们拿到手上可供支配的收入,远远不如GDP的账面数字美妙。
城市白领的职业生存状态绝不像人们看到的高档写字楼、高档办公设备、光鲜的外表等等那么美丽轻松。对待工作,他们几乎人人奋不顾身,加班是家常便饭,他们精力充沛而且努力上进,也许晚上回到家时已累得精疲力尽。这些城市白领有着很强的紧迫感和压力,他们担心会被老板炒鱿鱼,担心自己负责的业务没有进展,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担心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在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机制仍不健全的背景下,个人财富的增长也许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对因病返贫、教育负担重等潜在高成本的担忧。凡此种种,也许都是吞噬人们幸福感加剧不安全感的因素。
新生代民工看重归属感
“新生代农民工”的说法,首次出现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他们占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主体,约有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老一代农民工为养家糊口到城市打工,明白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放下书包进工厂,赚钱只是外出打工的一部分目的,他们希望跳出“农门”进“城门”,像城里人一样生活。然而,他们却有更多的困惑与迷茫。尤其是90后农民工,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接纳;根在农村,却与农村日益疏远。他们只好尴尬地流动在城乡间。
十年前,全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34.8%,户籍人口城市化率25%。十年过去了,现在全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提高了12.2个百分点、达到46.6%,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仅增加了1个百分点,只有26%。这个数字的差距背后,实际上是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当地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如今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对于住房的渴望,早已超过远山近水的搭配和左邻右舍的协调―――已经顾不了这些,能住人就行。房子是一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平米三四万,一套房子动辄两百万,光首付就四五十万,首付存够了也许房价又涨上去了,一辈子买不起房。即使买了房,一辈子就为一套房子奔波,等到房贷还清时也就是自己退休的时候了,一想起房子,感觉呼吸都是痛的。而一组“楼市春晚”的视频也在网上疯传,其中一个视频更改了《难忘今宵》的一句歌词“房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