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现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对策
实现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对策《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就是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写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我们发现语文教材上安排的习作训练,结果往往是千篇一律,众口一词。
我们发现,孩子生活空间的窄化,个性体验的匮乏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缺少了“精神食粮”的浇灌,个性化见解减弱,是“个性习作隐退”的另一原因。阅读生活贫乏,精神缺乏滋养,心思不够敏感细腻。懒于阅读,疏于观察,怠于思考,这是很多学生习作的现状。他们不知道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素材。于是,灵感的源头枯竭,造成感情淡薄,认识肤浅、表达困难。要改变这一现象,应丰富学生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凸显个性的作文指导,加强个性的阅读积累。
一、“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个性化的生活经历
(一)让比赛点燃激情
通过调查,我们统计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最想参加的比赛,并定期利用课余时间或晚自习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有颠乒乓球比赛、花样踢毽子比赛、转呼啦圈比赛等。学生的激情在一次次的比赛中被点燃,个性在一声声的欢呼中飞扬,精彩也在一字一句中流淌。
颠乒乓球比赛:一天傍晚,六年级同学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颠乒乓球比赛。老师把我们分成了七组,每组有七个人。比赛开始了,最前面的女生拿起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来到比赛场地,只见有一位女生绷着脸,猫着腰,好像特别紧张。韦教师的哨子一响,她们就开始颠乒乓球了。“一、二,哎呀”女生最少颠的只有二个,最多是三个。就这样,转眼间就轮到我了,我连忙拿起乒乓球和乒乓球拍,我紧张极了,手也在颤抖,我开始颠了,呀!我的球一蹦老高,好像是我太用劲了,可惜我只颠了四个……
踢毽子比赛:话音刚落,就开始踢了。我给她数着:……19、20……41、42。毽子像小鸟一样上下翻飞,一个连着一个飞上飞下。忽然,毽子一跃而起,差点飞到了房顶上,毽子掉了下来。我说:“哇,你踢了42个,好棒呀!”“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婉儿骄傲地说。
(二)借“节日”品味生活
在家家户户门口绽放如山花一般灿烂的春联中品尝年味;在花灯如昼、人影迭迭中享受流光溢彩的元宵……借这些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尽情地徜徉其中,学会观察,自主地发现这些节日的内在魅力,并在细致的观察中品味生活的内涵,继而发表自己的个性见解。
新春品年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见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口中念着这首王安石的《元日》,不知不觉地春节已经过去了,可是赏春联的兴致还没有过去。
元宵狂欢曲――五彩的礼花在空中开放,璀璨的花瓣散遍天空,镶嵌在深蓝色的绸缎里,整个天空绚丽无比,元宵节的狂欢曲已拉开了帷幕。
中秋寄思念――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分离很久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三)抓活动深化感受
老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孩子们共同发掘真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抓住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展拓展性活动。我们当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及时地组织活动,观看神舟六号上天的风采,品尝军训的滋味,当小小种植员……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孩子们都获得了鲜活而又丰富的个性生活体验,为实现个性化的“创作”提供了“能量”。
二、“淡妆浓抹总相宜”――个性化的作文指导
(一)个性化的习作过程
丰富的素材源于生活,不管是比赛中点燃的激情,还是节日里品味到的生活,或是观察到的神奇自然景象,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生活积累。但是,孩子们能否倾吐或倾吐多少,就要看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观察角度了。因此,创造是前提,指导观察是保证。
如有一位教师就是以掰手腕子作为平台,通过教师的“行为教学”,手把手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眼耳手鼻”观察生活的方法。在作文之前,当大家都兴致盎然地准备比赛时,教师的“一二三”下面却冒出了“停”,在大家愕然之际,教师询问大家是否已注意双方的衣着、表情呢?于是大家便一起观察。接下来一连五次的“一二三――停”,到最后,连学生都开始开心地喊停了。这一次次的暂停让学生明白了要注意交战双方的动作,要写写环境,写写手感,写写比手劲时同学的心理活动。
(二)鼓励个性的情感体验
以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指导学生习作就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
当把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搬进课堂时,我欣喜地发现它唤醒了孩子们对亲情的回望,对生命的珍惜,打开了他们日渐淡忘的生命之意义。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心中的独白:
“当我划去爷爷时,我觉得一直呵护着我的双手消失了,爷爷对我的慈爱顷刻间荡然无存了,我仿佛划去了童年时所有的欢乐与幸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