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护理体会
急性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对于急性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对比急性特重型颅脑外伤亚低温治疗组16例及常规治疗组9例。结果亚低温组有效率81.25%,死亡率18.75%;对照组有效率33.3%,死亡率66.7%,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是减轻脑肿胀、降低颅压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 亚低温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213-02
亚低温治疗通过使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配合方法,使机体处于相对低体温状态,从而减低脑组织代谢及氧耗,减轻脑肿胀,改善病人预后[1]。本组资料分析我院2010年急性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效果,并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治疗组病例选自我院2010年1月-2010年8月经亚低温治疗的急性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 3-5),共1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3-56岁,平均43.2岁;其中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脑疝10例。对照组病例选自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治疗的急性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 3-5),共9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5-66岁,平均52.1岁;其中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脑疝6例。两组病例均可伴有其他颅内出血形式,病人入院时间为伤后3-76小时。两组年龄、性别、病因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行脱水、护脑、止血治疗,并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方法:物理降温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北京康瑞佳宁科技公司KN-02),使肛温控制于32-35℃;冬眠药物使用氯丙嗪、异丙嗪、卡肌宁;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疗程约5-8天。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有效率、死亡率比较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格。亚低温组明显由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3护理
3.1生命体征监护
⑴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上升可能系镇静、肌松药物用量不足或心律失常出现;血压上升、心率下降可能系颅压上升,病人预后不良;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系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需吸痰处理。⑵体温监测。一般采用肛温,应严格控制于32-35℃,如体温升高,立即检查降温系统,排除降温毯停机、肛温探头脱出,排除后,则考虑感染加重,建议调整抗生素。
3.2意识、瞳孔观察
瞳孔单侧或双侧变大,为颅压升高表现,可适当加强脱水;病人一般在镇静、肌松药作用下处于近似昏迷状态,如有躁动、不耐气管插管,则考虑药物用量不足,需加量。
3.3呼吸道管理
病人均有气管插管,应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注意气道湿化,给予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定时翻身拍背。
3.4基础护理
做好病人口腔、尿道口护理;使用气垫床,定时翻身、检查皮肤,防止褥疮发生。
3.5复温管理
决定复温时采取每4小时复温1℃的速度在10-20小时将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在复温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瞳孔变化及颅骨减压窗张力变化,及时处理脑水肿反跳。
4讨论
急性特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可达50%以上[2],外科治疗除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外,及时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脑肿胀程度、降低代谢,从而帮助病人渡过水肿高峰期,降低病人死亡率。
1991年江基尧等率先报道30-34℃低温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动物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伤后5分钟给予30℃的效果最为明显,伤后30分钟则效果明显下降[3]。亚低温脑保护的确切机制尚不清除,可能包括:降低脑的氧耗,减少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兴奋性氨基酸等内源性毒性物质对脑细胞的损害;减少钙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修复[4]。
亚低温治疗的时间窗,国内尚未统一,一般认为伤后尽早进行,一般24小时内均有效[5]。本组1名亚低温治疗病人为伤后3天转入我院,要求亚低温治疗,转入时双侧减压窗张力明显升高,经7天亚低温治疗未死亡,但为植物生存状态。
亚低温治疗是临床减轻脑肿胀、降低颅压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开展亚低温治疗所需辅助设备较多,监护较复杂,需要在护理工作中仔细观察、精心配合。
参考文献
[1] 魏晨斌,魏德,任红第.亚低温综合治疗42例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0,22(6):64.
[2] 黎会,谭源福.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19 导数之凹凸反转问题(解析版).pdf VIP
- 混凝土筒仓仓壁及漏斗计算.xls VIP
- 2025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3导数通关专题19 导数之凹凸反转问题(原卷版)).docx VIP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许瑾晨 第4--10章 分治法 --- 综合应用 .pptx
- 保时捷718Cayman汽车使用手册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4《女性慢性盆腔痛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