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院儿童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探究
                    我院儿童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探究中图分类号:R1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31-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 ,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一个月或在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小儿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男性37例,女性35例,年龄在33天~9岁。对照组70例,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龄在31天~8岁。患儿均表现为阵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厌食,经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胃蛋白霉合剂0.5ml/kg.3次/天,口服思密达,3岁,每次1包,均3次/ 天,口服;治疗组在给予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红霉素口服,剂量为10mg.kg-1.d-1,3次/d,两组疗程均为5天。 
  1.3疗效评价标准 
  服药后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消失且无复发为治愈;症状缓解为有效;症状未缓解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消化不良是指上腹部为中心的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早饱、腹胀、返酸、嗳气、厌食、烧灼感、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是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可以因器质性消化道疾病引起,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小儿多为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近年研究认为与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超敏性有关。消化间期有一种周期性的肌电复合波(MMC),起自胃近端,向胃窦部推进,越过幽门传导到整个小肠,终于盲肠。MMC可分三个时期,第一相为静止期,无或极少有手势;第二相有少量不规则而较弱的收缩波;第三相则出现规则而强有力的收缩。而胃动素呈周期性释放,在消化期间可与胃和小肠产生MMC―Ⅲ相,诱发胃强烈收缩和小肠明显的分节运动,对胃肠腔内容物起到一种清扫作用。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其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肠痉挛、上腹痛及腹泻等较为常见,而后研究发现,红霉素的胃肠道反应与其促动力作用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红霉素能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上的胃动素受体结合,产生胃动力作用。但有实验表明,红霉素不仅作用于胃动素受体,本身也能激活胃动素的内源性释放。目前,红霉素已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促动力药物应用与临床,现认为红霉素的促动力机制主要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通过与胃黏膜上的胃动素受体结合而促进胃肠蠕动,对全胃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动力作用,并且对消化道的促动力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抗感染的治疗剂量下,正常的MMC―Ⅲ相被打乱,胃、小肠发生强烈不规则收缩,引起恶心、呕吐。小剂量诱发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诱发MMC―Ⅲ相的出现,因此本研究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每天10mg/kg)治疗,原有的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红霉素通过肝脏代谢,可引起肝脏损害,本治疗因剂量小,疗程短,未出现肝脏损害的表现。长期应用可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但若短期应用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胃肠道促动力药。 
  参考文献 
  [1] 高茉丽,庞素敏.健胃合剂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7,06,18. 
  [2] 吕农华.消化不良症状的鉴别诊断意义[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8,02. 
  [3] 范文伟,黄容旺,梁汉昌.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FD消化功能减退53例[J].中国中西结合消化杂志,2004,12:18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