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水、脾水、肾水
水肿 水肿 阴水 阴水 阳水 内分泌水肿 水肿特征 1、潴留之水变为水湿之邪,它可以阻遏气机,影响脏腑功能; 2、浮肿最常见和最早见的部位:眼睑或下肢、其与眼睑部位结缔组织疏松有关,下肢与水性下垂有关; 3、外在的肌肤水肿,内在的脏腑亦水肿,其更重要,它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 文献摘要病名 水肿是《内经》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内经》肿称之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 , 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分类及证候表现 《灵枢·水胀》 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 , 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 如新卧起之状, 时咳,其颈脉动,阴股间寒, 足腔肿, 腹乃大, 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 随手而起, 如裹水之状, 此其候也”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描述风水脉证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 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区分了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的水肿 , 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证奠定了基础 病因病机 1.与肺、脾、肾关 《素问·水热穴论》指出 :“勇而劳甚, 则肾汗出, 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 外不得越于皮肤, 客于穴府, 行于皮里, 传为附肿” 。“故其本在肾, 其末在肺”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2.与疮毒有关 明代李梃《医学人门·水肿》提出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 , 对水肿的认识日趋成熟。 病机 总结 基本病机: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 肾失开阖, 三焦气化不利。 病位:在肺、脾、 肾, 而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病性:阴水、阳水 转归:阴水、阳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肿各证之间亦可以相互转化。(看示意图) 预后:阳水易消, 阴水难治 (看示意图) 诊断要点 1. 水肿先从眼险或下肢开始 , 继及四肢全身。 2. 轻者仅眼险或足腔浮肿, 重者全身皆肿; 甚则腹大胀满, 气喘不能平卧; 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 口有秽味, 鼻衄牙宣, 头痛 , 抽搐, 神昏谵语等危象。 3. 可有乳峨、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病症鉴别 病症鉴别 相关检查 水肿病人一般可先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 ( 包括血浆蛋白 ) 、心电图、 肝肾B超。 如怀疑心性水肿可再查心脏超声、胸片, 明确心功能级别。 肾性水肿可再查24小时尿蛋白总量、蛋白电泳、血脂、补体 C3 、C4 及免疫球蛋白, 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病理类型, 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女性患者尤须注意排除狼疮性肾炎所致水肿, 须查抗核抗体、双链 DNA 抗体, 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 此外可查甲状腺功能,以排除粘液性水肿。 辨证要点 首先:辨阳水、阴水,区分其病理属性 其次:应辨病变之脏腑,有肺、脾、心、肾之别 最后:对于虚实夹杂,多脏共病者,应辨标本虚实 之主次 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具体应用视阴阳虚实不同而异: 阳水以祛邪为主, 发汗、利水或攻逐, 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 阴水以扶正为主, 健脾温肾, 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对于虚实夹杂者, 则当兼顾, 或先攻后补, 或攻补兼施。 ? 风水相搏证 (阳水) 主证:眼险浮肿, 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 来势迅速, 兼证:多有恶寒, 发热, 肢节酸楚, 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 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 偏于风寒者, 兼恶寒, 咳喘, 舌脉:偏于风热者,舌质红, 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 舌苔薄 白, 脉浮滑或浮紧。 证机: 风邪袭表, 肺气闭塞, 通调失职, 风遏水阻。 治法: 疏风清热, 宣肺行水。 代表方: 越婢加术汤加减。本方有宣肺清热、祛风利水之功效, 主治风水夹热之水肿 湿毒侵淫证(阳水) 主证:眼睑浮肿, 延及全身, 皮肤光亮, 尿少色赤, 身发 疮痍, 甚则溃烂, 兼证:恶风发热, 舌脉: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或滑数。 证机: 疮毒内归脾肺, 三焦气化不利, 水湿内停。 治法: 宣肺解毒, 利湿消肿。 代表方: 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