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赵秉志 周加海
年 月 日,最高人 民法 院根据刑法关于 自首制度 的
新规定,对 自首制度具体应用的若干 问题作了新的解释 ,即 《关
于处理 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问题 的解释 》 (以下简称
《解释》)。 《解释》的颁行,对于推动 自首制度的正确运用,确
保 自首制度所蕴含 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之基本刑事政策 的贯彻落
实,无疑具有极为重要 的意义。但是,从 《解释》颁行 以来 的实
施状况看 ,其本身也还存在一些 问题 :有些本应予 以规定 的问
题,并未得到解释 ;有些解释仍不够具体 ,需要作进一步的 “再
解释 有些规定,从合理性的角度看 ,尚有待反思,等等 。本
文对这些 问题予以集中探讨 ,以期能引导人们 ,尤其是司法工作
者在现有条件下更加科学、更加灵活地认识和运用 《解释》的有
关规定,同时也 旨在为 《解释》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有益 的参
中国人 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 究 中心主任 ,中国人 民大学法学 院教授 、法学博
士、博士生导师。
最高人民法院干部、法学博士。
①在刑法修仃之前 , 年 月 日,最高人 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公安部 曾
联合发布 《关于当前处理 自首和有关 问题具体应用法律的解答》。
第 2 页
考意见 。
一 、一 般 自首 的认 定
一般 自首,是指犯罪 以后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 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
刑法第 条第 款及 《解释》第 条 的规定 ,一般 自首的成立 ,必须 同时
具备 “自动投案”和 “如实供述 自己的罪行”两个条件。
(一)关于 “自动投案”
所谓 自动投案,根据 《解释》 第 条第 款 的规定: “是指犯罪事实
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 尚未受到
讯 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 向公安机关、人 民检察院或者人民
法 院投案 。”此 外 ,该 《解释 》第 条第 款规定:“犯 罪嫌疑人 向其所在单
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 、伤或者
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 电投案 的;罪行 尚未
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 问、教育后,
主动交代 自己的罪行 的;犯罪后逃跑 ,在被通缉 、追捕过程 中,主动投案
的;经查实确 已准备去投案 ,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
视为 自动 投案 。”同条第 款规定: “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
规劝 、陪同投案 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 的亲友 ,或者亲友主动报案
后 ,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 的,也应当视为 自动投案 。”同条第 款规定:
“犯罪嫌疑人 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 自首。”从 目前的理论研究和
司法实践情况来看 ,对于上述规定的理解和适用 ,主要有下列 问题值得特别
研讨:
关于 自动投案 的时间条件
“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教育”的理解和适用。
《解释》规定: “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
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 自己的罪行的,”应当视为 自动投案。
目前,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规定,是司法实务中有关 自首认定的较为棘
手的问题之一;在刑法理论界,对上述规定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分歧意见 。困
①应 当指 出的是 ,该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