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第25期
病程中可兼有火郁、湿阻、痰结、血瘀。《临证备要·吞酸》日: 4.3脾虚气滞型:症见反酸或泛吐清水、胃脘胀满、隐痛、嗳气、
“胃中泛酸,嘈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因而吾师认为 乏力、纳差、便溏、舌苔薄白或腻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治法为健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因此疏肝理气,和胃 脾理气,和胃降逆。代表方为香砂六君子汤合五磨饮、旋覆代赭
降逆为其基本治则: 汤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云茯苓、木香、砂仁、陈皮、姜半夏、乌
4 辨证分型论治 药、沉香、炒槟榔、旋覆花、代赭石、炙甘草。脘腹胀满者加厚朴、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和精髓,通过辨证准确分 生姜;胃脘畏寒喜暖者加干姜、吴茱萸。
析病因、把握病机、确定治则,从而准确处方用药,提高疾病诊治 4.4气滞血瘀型:症见反酸、烧心、嗳气频作,胸痛咽阻,或胃脘
疗效。临证时吾师多将其分为五型进行辩证施治。 胀痛,刺痛。舌黯、脉涩。治法宜活血祛瘀,疏肝理气.代表方为丹
4.1肝胃不和型:症见烧心,反酸,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每因情 参饮合血府逐瘀汤、金铃子散加减,药用丹参、檀香、砂仁、醋柴
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胸闷喜太息,胃脘胀满,连及两胁,嗳气频 胡、炒枳壳、赤芍、川楝子、元胡、姜半夏、大贝、旋覆花、代赭石、
频,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 党参、炙甘草。疼痛剧烈者加蒲黄、五灵脂;大便色黑者加三七
逆,方以柴胡疏肝散合旋复代赭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加减,药 粉、白及。
用醋柴胡、炒枳壳、炒白芍、姜半夏、旋覆花、乌贼骨、炒白术、党 4.5气郁痰热型:症见胃脘胀满,暖气,反酸,伴有咽部及胸骨后
参、吴萸、黄连、枇杷叶、生甘草。若胸胁痛甚加川楝子,醋郁金; 不适,咯痰黏滞,纳差,早饱,口干口苦欲饮水,二便不爽。舌质偏
反酸明显者加乌贼骨、大贝、白及研末饭前卧位冲服;大便干燥 红,舌苔薄黄微腻,脉弦或滑。治以理气降逆,清热化痰,药用沉
者加黄芩、大黄。 香、炒枳实、陈皮、姜半夏、生白术、云苓、生苡仁、旋覆花、代赭
4.2肝郁胃热型:症见烧心、反酸、胸骨后或胃脘部烧灼样疼痛, 石、黄连、黄芩、厚朴、大贝母。肝郁气滞明显者加郁金、香附、苏
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疏肝清 梗;咳嗽痰多者加桔梗、枇杷叶。
热,和胃降逆。方用化肝煎合旋覆代赭汤、左金丸合加减,药用丹 参考文献
皮、炒山栀、生白芍、青陈皮、清半夏、醋柴胡、炒枳实、黄连、盐吴 【1]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
萸、炒大黄、大贝、旋覆花、代赭石、生甘草。烧心明显者加蒲公 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23—226.
英、连翘;反酸明显者加乌贼骨、大贝、白及研末饭前卧位冲服。
以钱乙学术思想指导治疗儿科病
邓雪梅+郭松河。
摘要:笔者用几个有效病例说明钱乙学术思想在治疗当前儿科病中的指导意义,并运用《小儿药证直决》中的方剂治疗儿科疾病取得显
著疗效。
关键词:钱乙;学术思想;指导;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25—0025—02
钱乙的学术思想是继承了《内经》及历代诸家学说,并结合 例2任某某,男,3岁5个月,证见体温39.5℃,咳嗽时
自己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形成的,故能“赅括古今,又多自得。” 作,喷嚏,流涕,且不时惊跳,舌红苔黄厚。急予水合氯醛灌肠,少
集中体现在其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卷书中。他不仅提出了顷抽搐止,神志清醒,倦怠乏力,面赤J干欲食,大便干2日未解,
“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计三百二 小便短赤。辨证责在外感时邪,郁而化火,风火相煽,迫发肝风。治
十日生骨气,乃全而未壮也…和“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 宜平肝泻火,镇痉熄风,仿钱乙泻青丸I目合导赤散化裁:龙胆草
热”的生理、病理特点,并确立了五脏辩证的纲领,以及善用清
凉、注重脾肾等治疗方法,其化裁和自拟的众多儿科方剂,颇有 生地109、木通69、川军6文后下)服3剂热退未抽搐。复诊去川军、
创见,至今仍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姜蚕,加茯苓69、焦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