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液压传动式石油开采抽油机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压传动式石油开采抽油机前 言 8 第1章 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和应用 11 §1.1 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11 §1.2 液压传动的特点及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12 第2章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13 §2.1 工作原理 13 §2.2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 13 第3章 传动装置设计 14 §3.1 带、减速器设计 14 §3.1.1 V带设计 14 §3.1.2 减速器设计 17 §3.1.3 减速器轴计算及轴承选择 26 §3.1.4 减速器轴的校核 29 §3.2 四杆机构设计 31 §3.2.1 四杆机构尺寸计算 31 §3.2.2 曲柄的设计 33 §3.2.3 连杆的设计 34 §3.3 链轮传动装置设计 34 §3.3.1 材料的选择 34 §3.3.2 齿数的确定 34 §3.3.3 当量的单排链的计算功率 35 §3.3.4 链条的型号和节距的确定 35 §3.3.5 中心距、链节数的计算 35 §3.3.6 链轮各个尺寸的计算 36 §3.3.7 具体结构的设计图 36 §3.4 天轮及滑轮设计 37 §3.4.1 天轮设计 38 §3.4.2 滑轮设计 40 §3.5 支承座设计 41 §3.5.1 材料的选取 41 §3.5.2 具体结构和尺寸的设计 41 第4章 抽油机—深井泵抽油装置及基础理论计算 43 §4.1 抽油机—深井泵抽油装置 43 §4.1.1 抽油机 44 §4.1.2 抽油泵 45 §4.1.3 抽油杆 47 §4.2 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47 §4.2.1 泵的抽汲过程 48 §4.2.2 泵的理论排量 48 §4.3 抽油机悬点载荷的计算 49 §4.3.1 悬点承受的载荷 49 §4.3.2 悬点最大、最小载荷 56 第5章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及节能技术 58 §5.1 系统效率 58 §5.1.1 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 61 §5.1.2 提高系统效率的方法 63 §5.2 抽油机井节能技术 64 §5.2.1 抽油机的电能消耗的特点 64 §5.2.2 节能技术 65 附表 71 前 言 一种液压传动式石油开采抽油机,由包括液压泵、马达、控制阀、管路辅件在内的液压元件及相关机械零件装配组连为一个整体构成液压传动部件,该部件与底座、支架及其连接构件装配组合构成的机架部分一道构成该机的主体结构,通过其中的液压传动部件中的液压马达传动轮的轮面式或者齿式或者槽式传动结构与相对应的一端与采油油井的抽油泵连接杆相接的带式或者链式或者绳索式柔性传动件相配合,构成该机的往复工作机构,通过由机、电、液元器件装配组连所构成的工作冲程和冲次调整控制系统来调整和控制该机往复工作机构牵引石油油井的抽油泵按设定的冲程和冲次连续往复工作,其特征是通过连接底座将一种滑块式具有变排量、变流向结构和功能的液压泵与相匹配的动力电动机装配组合,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端与液压泵的转子轴端直接或者经由连轴构件实现配合连接,工作液容箱安装于连接底座的上部,经由液压控制阀、工作液过滤器、管路、附件将工作液容箱和液压泵之间组连成液压控制和工作回路,构成该液压传动部件的液压动力源部分;于一种滑块式盘传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传动盘的外周直接装配轮面制备有与绳或者带或者链式柔性传动件相对应配合的传动结构的传动轮,即构成该部件的动力转换和传动部分;将此两个部分安装于装配有升降导向轮、配置有用于安放由数块配重块叠加组合构成的组合体托架的架体之上,通过液压管路沟通这两部分之间的液压回路,即构成该传动部件的完整结构;在其内部结构中,所采用的液压泵是一个由变量、换向液压泵与组合配流阀一体化的泵、阀组合体,其组合配流阀的具体结构是,于泵的壳体的体内沿壳体内腔轴心线方向平行设置有两阀腔,两阀腔的中部,各有一径向通液孔与壳体内腔沟通,与工作液进、回液管路相接的进、回油口沿水平方向、平行、并列、垂直于两阀腔轴线的方向设置于阀腔壁的外部,两油口的底孔分别将两阀腔垂直交汇贯通,阀腔的内置件的构成及由内向外的装配顺序依次是,由内阀体、内阀芯、内压缩弹簧、内腔依次装配中心阀芯和外压缩弹簧再由限位卡环限定的中间阀体和外端部设置有液压管路接口的外阀体构成;该组合配流阀在泵的工作过程中的配流规律是,当一阀腔的径向通液孔沟通的是泵的吸液工作腔,则该阀腔的内阀芯被吸外移,开通进液油口与该吸液工作腔的液流通道,中间阀体连同内腔处于关闭状态的中心阀芯一道整体被吸内移,开通回液油口经由外阀体的径向通液孔和外端管路接口与所连接管路之间的通道;与此同步,另一阀腔的径向通液孔沟通的必定是泵的排液工作腔,此时该阀腔的内阀芯关闭、中间阀体封闭外阀体的径向通液孔,即进、回液油口与泵工作腔的通路同时关闭,中间阀体内腔的中心阀芯被工作液推动外移,开通泵的排液工作腔与外阀体外端的管路接口所连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