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多多,权多多,还是钱多多(七八点出品).docxVIP

股多多,权多多,还是钱多多(七八点出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多多,权多多,还是钱多多(七八点出品)

阿里巴巴: 股多多,权多多,还是钱多多?在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创始人如果要想控制公司,必须持股50%以上;创始人如果要想从公司多多变现,必须手握大把股票。但是,阿里巴巴上市,彻底打破了这两个“必须”定律。根据上市招股书,马云仅持有阿里巴巴7.8%股权。但是,7.8%股权既没阻挡住马云牢牢控制阿里巴巴,也没阻挡住马云成为中国首富。“7.8%”?“控制”?“首富”?很多人会说,这都啥跟啥啊,有没有搞错?不管你信,或者不信,它们就是这么奇葩神奇地勾搭在一起:)我们一块来打开,隐藏在阿里巴巴股权架构背后的密码。公司控制权密码?要控制公司,股权肯定是最简单粗暴但又最有效的法子。但是,舍不了孩子,套不了狼。我们创业企业很难做到,团队、资本与股权,一个都不能少。在阿里巴巴跑马圈地打造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等生态平台的过程中,在淘宝网与EBay的惨烈对决中,在创始团队向雅虎的赎身过程中……阿里巴巴都没离开过巨量资本的支持。与此对应的结果是,截至上市完成时,软银持有阿里32.4%的股权,雅虎持有16.3%股权,以马云为首的合伙人团队凑一块只持有约13%股权。合伙人团队是货真价实的小股东。那么,合伙人团队是如何实现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呢?根据上市招股书,(1)通过合伙人制度(“Lakeside Partners”), 合伙人团队可以提名阿里巴巴半数以上董事会成员。在股权分散、董事会主导的上市公司,控制了董事会,控制公司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2)软银把不低于阿里巴巴30%普通股的投票权委托给了马云与蔡崇信行使。通过董事会控制与股东会控制双保险,合伙人团队加强了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很多地球人都知道,通过控股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很多地球人不知道的是,如果创始团队无法控“股”,其实还可以通过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有限合伙、AB股计划、甚至阿里的合伙人制度等方式来控制公司。上市时,他们手里还有多少股权?有人说,马云持股少,是奇葩中的极品,不具有可比性。阿里巴巴与马云模式,和我没半毛钱关系!!!看图说话。我们一起围观下,这些企业完成上市时,创始人手里还剩多少股权。从上图可以看出,创始人持股20%是相对居中的数据。经常有人问,小米已经完成第6轮融资了,雷军还持有公司77%股权呢。德哥对此不做评论,只能呵呵……对此言之灼灼的评论家们,先补补课,至少了解下啥是VIE架构。股权设计有鸟用?雷军总结阿里巴巴模式的三板斧:最肥的市场,超级靠谱的团队,一堆花不完的钱。找对风口,钱多,人还不傻,确实猪都能飞起来。这个总结接近废话。但是,却是正确的废话。我的问题是,找到风口后,如何才能“忽悠”到超级靠谱的团队?如何才能“忽悠”到一堆花不完的钱?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成功的男人背后,更有一群成功的男人。透过阿里巴巴与小米的股权架构图,我们一起来看看,马云与雷军背后的男人。马云背后的男人帮们:雷军背后的男人帮们:通过股权设计,阿里巴巴分别融进了以蔡崇信为代表的合伙人团队、软银的资本与雅虎的资源(包括资本),小米也分别融进了以林斌为代表的合伙人团队、DST的资本与高通的资源。通过合理的股权设计,公司可以吸纳进合伙人、资本与战略资源。结语阿里巴巴股权结构,给我们创始人的启发是:只要是足够NB的合伙人、足够大的资本与战略资源,创始人可以放手稀释股权。股散,才能人聚,钱聚。“股大大”,并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股权可以稀释,但控制权不可稀释。不控股,也可控制公司。“权大大”是创始人需要慎重掌控的;如果通过股散,能够聚拢NB团队、资本与战略资源,把蛋糕做大,一小块蛋糕其实就可以实现“钱大大”;初创企业,不宜过早过度稀释股权。创业企业早期股权架构不合理,这会葬送未来合伙人、资本与资源进来的通道。作者:何德文,七八点创始人,中国首席股权架构师。七八点(微信公号:qibadianbuluo),专注创业投资股权服务,服务创业创新企业。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