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珠医师-柔情中医慈悲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俞明珠医师-柔情中医慈悲心

俞明珠医师:柔情中医慈悲心一身傲骨,笑迎人生风雨, 一腔真诚,志学中医济世, 十多年的漫长等待, 五千个日夜的苦心经营, 她用坚持,以退为进, 终成一名优秀医师。 “苦味甘味辛酸味,味味入药, 寒者热者孱弱者,者者繫心,” 这就是她的为医之道! 十年等待 终成中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上山下乡运动,大批知识分子响应祖国号召,从各大城市流向了各地农村。俞明珠医师回忆,当时,她所在的浙江舟山亦迎来了一批年轻知青,为当地添了新气象,“其中有一位来自上海,曾师从名医,身怀医术,正是得益於他的启蒙,令我跟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隔多年,俞明珠医师依然记得当初的自己,如何着迷中医。为了深入这门学科,在江南的山峦野岭间研读《本草纲目》,辨识各种中草药材,17岁,她已能施针拔罐及用单方疗病。七十年代初期及中期,俞医师以善良、谦仁之心,用针灸及就地取材的新鲜中草药材为求诊者解决了不少病苦。她说,“毕竟是中华祖先积累了数千年的精萃,只要认真领悟,每见成效,中医的奇妙就在这儿。”舟山群岛乡人当时大都清贫,並无能力回报她的帮助,但大家还是自发地送来各种新鲜土产:母鸡第一次下的蛋、夏初刚成熟的蚕豆、新秋收获的蕃薯等等,以表感激之情,这种淳朴的回报和信任仿若催化剂,令她一发而不可收地热爱上中医。 不过,梦想与现实毕竟存在差距,少时的她可能不曾想到,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之前,她会经过十多年的漫长等待。那是1982年,俞明珠医师独自携子移居香港,期望深造与发展,但令她意外的是,在这闻名国际的大都市,中医尚未立法,处境艰难,正处於一种“自生自灭”的挣扎期。眼下,人生地不熟,以中医为业,悬壶济世,几乎已无可能,为了“留得青山”,她只好以退为进,先为生计考虑。 其实,当年她的父亲已在海外多年,但她既未向父亲请援,也未向政府求助,而以一身傲骨,抗住了生活的压力。都言“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俞明珠医师认为,“一通百通亦书生”。为了应对社会的种种挑战,来港一年後,她便将幼子送回上海,请母亲代为抚养,专心打拼。她一边打工,一边进修,把每一天都安排得繁忙而充实。这样任劳任怨,废寝忘食地辛苦了多年之後,终於凭借自身努力,从一家综合机构的中文秘书,晋升到了数家公司的董事,弄潮於金融、地产、法律等领域。 换作一般人,达到这样的成绩,可能会把最初的梦想搁置,但俞明珠医师从未将初衷忘记,多年来,除了不断学习谋生技巧之外,把大部分业餘时间都献给了中医学习,尤其对《黄帝内经》爱不释手,推崇之至。1997年,她便从商界全身而退,致力研习中医药学。“我去了香港中医学会开设的会立中医学院从头开始,因那儿中医人才济济、师资雄厚。”2000年,俞医师以优異成绩全科毕业;並开办盈愉诊所,赠医义诊两年;2003年,恰逢香港政府为中医立法,她顺利通过审核试而成为註册中医师,担任盈愉诊所的全科主诊医师,直至如今。 在香港,中医的地位,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至於在大多数人眼中,选择了这门事业,也就选择了清苦和平淡。但俞明珠医师卻抛开了女强人的身份,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这多少会引来一些叹息和不解,“假如1997年後,以你对地产的触觉及见识,倘仍选择在商界发展,现在也许会拥有一笔巨额的财富!”但俞明珠医师一笑置之,並无丝毫後悔;因为在她看来,精神的富足远比物质的积累更有意义,“除了两餐,还应有其它追求。” 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来,俞明珠医师就是这样的智者,正因为实现梦想,得来不易,她分外珍惜,一直都以一颗好学不倦的心,勤奋钻研中医精妙,以期惠泽大众。“一位前辈曾经预言过,以後真正的中医应在香港。这是因为香港不同於中西结合的内地,它规定中医无权使用西药,只能完全用中药开方诊治,这本身非常考验中医师的功底。”为了提升医术,巩固所学,如今的她不仅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还孜孜不倦攻读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博士,可谓百呎竿头更进一步。 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 其实,俞明珠医师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於她对医术的精益求精,还在於她对医德的崇尚珍视。她主张医者当有一份悲怀,而她自身无时不在为之努力。“大医精诚,对病人,诚意非常要紧,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空谈理想,应该感同身受地理解病人。”言行合一者如她,始终恪守先辈医圣的教诲。 俞明珠医师的诊所在楼上,並不特别显眼,虽然她从未作任何宣传,但总有病人主动上门,向其求诊。原因很简单,她重质不重量,“上门的病人是多是少,无关紧要,关键是把每一个病人当作亲友,控制病情,助其康复。”俞明珠医师尤为注重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仅是四诊合参中的问诊,她视为诊病之要领,临症之首务,灵活运用先辈医者“十问”理论,对病人从头到脚,由外至内的疾苦细细关切,直到清楚各方面的病况,才得出结论进行医治,所以每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