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花的现代研究进展-王铁锤(论文格式示范).docVIP

1红花的现代研究进展-王铁锤(论文格式示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红花的现代研究进展-王铁锤(论文格式示范)

红花的现代研究进展 2010级中药 学号:2010198888 王铁锤 【摘 要】目的:综述近几年来红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红花主要含有色素、黄酮类化合物及酚酸等化学成分。其中有效部位为红花黄色素,其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在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多以单一成分为参照,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红花的质量进行研究。结论:红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较全面,但质量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etorius L.的干燥花,别名草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红花籽中含80%左右的亚油酸,常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原发性脂肪酸缺乏症等[1]。本文对红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 1.1 常见的化合物 红花中主要含色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脂肪酸、挥发油、多炔及其他成分。色素主要指红花黄色素和红色素。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以山奈酚为母体和以槲皮素为母体的糖苷组成。另外还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他类已鉴定出的化合物有:2,3,4,9.丁香苷(syringin)、四羟基-1-甲基-1-H-吡啶并[3,4-b]吲哚-3-羧酸(2,3,4,9-tetrahydro-1-methyl-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 acid)、阿魏酸、对羟基桂皮酸、胸腺嘧啶-2-脱氧呋喃糖苷(thymine-2-desoxyribo-furanoside)、ethyl-α-D-1yxofuranoside、胡萝卜苷、8.谷甾醇、棕榈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异戊酸、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酰香豆酸酐、芹菜素、十六烷酸甘油酯、反-3-十三烯.5,7,9,l1-四炔-1,2.双醇和反-反-3,l1-十三烯-5,7,9-三炔-1,2-双醇等[3-6] 。 1.2 色素的提取 药理表明红花黄色素是红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今报道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有机溶媒提取和纤维素酶法等提取方法。 1.2.1 水提法 红花黄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其色泽随溶液pH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光、热和大多金属离子稳定,但易受维生素C的影响。综合提取工艺研究的结果,较优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媒为水或pH= 3的酸水;料液比1:13~1:100;温度70℃ 以下;提取1~4次,每次10 min~4 h不等;提取方法有回流、浸泡、超声和水搅拌等[7-12]。红花黄色素常以大孔树脂来纯化分离。陈燕忠等[13]以大孔吸附树脂H 纯化红花水提液,上柱样品量与树脂量用量之比为1:10(W :V),洗脱速度1.0 mL/(min?cm2)。金鸣等[14]将红花水提液上D-4020型非极性大孔树脂柱,水洗脱糖类等杂质,以30%和10%乙醇洗脱分别得红花黄色素(SY)和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纯度分别为92.4% 和83.0% 。 1.2.2 有机溶媒提取法 杨忠福等[15]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溶剂及提取方法对红花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水和70%甲醇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效果很好,80%丙酮提取率较小。吴冬青等[16]对红花黄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为酸乙醇溶液(pH=2.0),物料比为1 g:10 mL,提取温度为60℃ ,浸提2 h。何平[17]以溶剂萃取的方法,从干燥红花中分离提取水溶性黄色素,确定了最佳萃取溶剂为40% 乙酸溶液及最佳萃取时间为4 h,并发现光照或日晒对红花黄色素有一定的影响,金属离子Fe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zn有明显的增色作用。郁晓艺等[18]采用均匀设计对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确定红花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0倍量50%乙醇,室温下提取4次,30 min/次;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工艺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及提取率。 2. 质量标准的研究 2.1 定性研究 周晓英等用HPLC法建立红花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山奈酚为对照品,检测10批红花的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孙沂等以利福平为参照物,建立了10批红花道地药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并与9个产地的红花药材以及红花的对照药材加以比较,标定共有峰12个,确定了腺苷、芦丁、槲皮素。赵明波等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作为参照峰,分别对31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共有峰36个,试验结果表明,在新疆主产地收集的17批红花药材指纹图相似度较高。张戈等采用HPLC法对分布于我国11个省份的红花药材(共36份样品)进行色谱分离,对不同种质红花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省份的不同种质红花药材可以聚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