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自然后果法的儿童问题行为矫正研究.pdf
No.7
第8卷第7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V01.8
andPracticeof Education Jul.2016
2016年7月 Theory Contemporary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08
基于自然后果法的儿童问题行为
矫正研究
杜薇,李炳煌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知识的“冰山隐喻模型”以及生活日常告诉我们,知识并非完全明确、客观的,也不是所有的人类知识都能
加以格式化、结构化,都能以命题、语言、文字、公式、图表等形式进行储存和及时提取。能加以表达的知识比我们所知道
的要少得多。在儿童行为失范中,道德捆绑式的训诫和惩罚只能一定程度上把一些“成人化”“固着化”了的显性知识灌
输给他们,这对于问题行为的矫正没有实质性的效用,所以在教授儿童显性道德规范的同时用自然后果法让儿童自尝
“苦果”,从而实现问题行为的矫正十分必要。
关键词:自然后果法;儿童问题行为;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7—0023—03
迈克尔·波兰尼认为:“言述总是不完全的,我们的言述行为绝不能完全取代而是必须继续依赖我
们曾经与我们同样年龄的黑猩猩共同享有的那种静默的智力行为。”…而且儿童正处于“理性的睡眠”
期,在没有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前,孩子为善和为恶都不是出于认识的,此期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防止他的
心沾染罪恶,防止其思想产生谬见。如果儿童有冒失的行为,不宜对他进行道德训诫,因为他们还不能
理解抽象的道德观念㈨。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1 自然后果法与儿童问题行为
自然后果法由让·雅克·卢梭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当儿童出现行为上的偏颇时,不人为地对儿童进
行道德绑架式的训诫和惩罚,而是让失范行为带来的后果直接作用于儿童自身,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
切身体验自己行为带来的不愉悦感。如,当孩子打碎玻璃窗户时,家长或者教师不要气急败坏地对孩子
进行惩罚,也不要忙着装上新的玻璃窗,暂时让孩子承受风吹日晒,让他自己产生没有玻璃窗会带来不
便、会让自己受寒等认识,让玻璃窗坏掉了的后果直接作用于孩子本身,进而实现偏颇行为的纠正。
behavior)指个体表现出的妨碍其社会
失范行为、偏颇行为与问题行为意思相近,问题行为(problem
适应的异常行为。Achenbach把儿童的问题行为分为两类: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前者指焦
虑、抑郁、孤僻、退缩等情绪问题,后者指攻击反抗、违纪越轨、过度活动等行为问题∞j。轻度的问题行
为,我们称之为不良行为习惯,对其如果不加以干预,它可能发展成为较为严重的反社会、反人类行为。
2默会维度上当前儿童问题行为矫正的反思
2.1 人为的干预致使自然苦果出现的延迟
儿童出现问题行为并带来不愉快的后果时,成人很难置身事外或保持不干预的态度,成人要么是气
急败坏地对孩子进行责骂和惩罚,要么是百般呵护及时替孩子弥补过失,消除儿童偏颇行为后果带来的
不愉悦感和痛苦感。如,孩子打破玻璃窗户,如果成人立即进行训诫和责罚,那么儿童可能认为打破玻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杜薇(1992一),女,土家族,湖南湘西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8卷
璃窗的后果就是遭受家长、老师的斥责,从而掩盖了打破玻璃窗的自然后果;如果儿童不爱惜玩具,随便
丢弃玩具、弄坏玩具,然后成人老是跟在孩子后面帮他拾掇整理,帮他添置新的玩具,儿童无法及时体验
到自己行为带来的不便,日积月累,长期如此,孩子粗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通用技术试题(解析版).pdf VIP
- 2024年金融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规划.pptx VIP
- 专题08 影响、作用类(答题模版)-2025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VIP
- 2025中煤矿建集团总部工作人员招聘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法律基本常识题库及答案.doc
- 化粪池清掏管理制度.docx VIP
-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探索宇宙》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 (最新)跌倒坠床压疮试题(+答案).docx VIP
- 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癌症模块中文版PedsQL3.0.pdf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模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