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及谐应是语文教学根本价值追求
课堂及谐应是语文教学根本价值追求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以至漠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钳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与热情,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木偶。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否认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预设和封闭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教师似乎只想到自己怎样教,却忽视了学生怎样学,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也使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气和乐趣,课堂出现了“生态危机”。
当前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都倡导我们追求一种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是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课堂和谐应是语文教学根本的价值追求。而教师作为和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应注重加强对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美好情感,重构学生人文精神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已被很多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把情感态度作为目标之一,“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青年学生的内心是片汹涌的大海,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设置背景、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促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实现,并使之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是徜徉流溢在教学本体之外的美丽动人的幻影,而是发自语文文本幽秘之处的人性之光,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内涵概括为八个方面:健康人格、高创造力、主体意识、求实求真、乐于竞争、个性和谐、乐观开放、热爱生活。
2.倡导文本的多元解读,彰显学生的主体意识
文本解读应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它以“文学、经典”为核心,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让学生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重对话。
如《项链》一课,有位老师围绕小说主题展开讨论,提倡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结合课文畅谈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在学生发言中善于点拨,全班有学生说出了关于“虚荣、梦想、欲望、变化、回归、贫富、诚信、感动、女性”等主题,我认为这一课的成功就在于教师本身具有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
我教《雷雨》时,发现学生在分析侍萍的性格时也能说上几点,如善良、正直、刚毅,但他们对剧本中侍萍那抑郁平缓的语调,对那些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台词却不甚理会,侍萍在他们心中仅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形象,此时教师的点拨尤为重要。又如:学生一致认为周朴园是虚伪的,这显然是浅层次的认识,这时,我问学生:周朴园为什么要在鲁侍萍不知情的情况下保持家居的原状?而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主动开了一张支票给她,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否真诚地认为这张支票足以补偿她30年的情感伤害?他在开支票时是真诚还是虚伪?让学生进行广泛讨论。
又如孙绍振先生执教徐志摩《再别康桥》时,他说:这首诗在名义上是告别,实际上是没有和什么人告别,是向自己告别。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雄辩地表明了这是诗人的默默回味,自我陶醉、自我欣赏。
懂得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体验最后一段: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默默的回味中,离开了,从客观世界没有带走什么东西。
所以教师要点拨,让学生体验,引发奇思妙想,让学生透过纸背,穿过时空,仿佛觉得作者款款而来,与之问答、切磋、请教。
课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乐园,课堂的生命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创造,在于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和谐之花在课堂绽放呢?
1.教师应是不倦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心得。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如李镇西、王荣生、王尚文、倪文锦、邵瑞珍等人的著作,我总觉得光借鉴他人的经验,没有理论作为支撑就很肤浅。
2.教师应具有广博而丰腴的文化底蕴
我想语文教师要通晓文、史、哲,对其它知识只要有足够的宽度就行,深度倒不必去追求,无论天文、地理,还是体育、军事、时事政治等都要感兴趣。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与管理.pptx VIP
- Welhoum惠家咖啡机KD-130使用说明书.pdf
- 学校出纳管理制度.docx VIP
- DB37T5072-2016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pdf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估规范》.pdf
-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勘误表.docx VIP
- 2025年反洗钱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招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答案 .pdf VIP
- 光的世界教案及反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