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教学的重大突破.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教学的重大突破.doc

  古诗教学的重大突破 古诗教学的重大突破——重庆二赛场第一名《古诗二首》赏析 在本次重庆大赛中,浙江的《古诗两首》犹如一朵奇葩,夺人眼目。无论是评委还是听课教师,对整个课堂设计和课堂效果都赞誉有加。可以说,本节课是第二赛场最大的亮点。 现根据冰雁记录的课堂实录稍作充实,先发上来,供大家讨论。 在欣赏这个课例的时候,希望老师们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资源的整合。把同一个时代的,情感有密切联系的两首诗同时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处理,并补充另外的诗词。这在古诗教学中,有别于主题拓展式的处理,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2、教学流程的设计。整体的大气和局部的精致的巧妙结合。 3、诗歌特色的把握。诗歌意义的理解与重点词句意蕴的开掘和谐统一。 古诗二首 执教浙江王自文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清凉凄凉悲凉) 南杭州北 汴州 秀丽壮美 醉泪 权贵寻欢金兵横行 └┘ 忧国忧民 粘贴舞茶的帖子,比我整理的实录更为具体。大家可细看王松舟老师的点评! 《古诗两首》 执教者: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外国语学校王自文 点评者: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 【教学内容】 浙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航向。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精髓,理念贯通在课堂教学的全部结构和全部过程中。理念正,则课堂正;理念新,则课堂新;理念亮,则课堂亮。理念设计贵在精专,一“整合”对应主要策略,一“情感”对应主体内容、一“价值”对应主导目的,大处泼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观天地,挥毫凌云烟”的气派。」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