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创新.doc
我国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一、建立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
设立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要借鉴国外较完备的社会保障统计经验,并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革新的发展方向。在建立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时要遵守如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建设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首先要探讨其建立目标,使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且与社会保障体系未来革新的趋势相适应。此外,建立的指标体系还应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能过实现国与国之间的比较。
(二)科学性原则
根据社会学理论可知,社会保障体系的设立和完备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无论是指标名称的设立、指标口径的确定、计量单位的统一,还是计算指标数值及核算的具体方法等,都必须全面遵循科学性原则。
(三)全局性原则
全局性原则就是从全局角度来统一建设社会保障指标体系。指标的统计口径、数据核算方法要始终保持统一,使指标和数据标准化,以便探究指标间的内在关联。同时,从全局的视角,在众多不同身份居民中间设立统一的政策和综合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以此体现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
(四)可行性原则
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的设立要与现实状况相适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指标的建立不能无限制的提高实际数据的获取难度,且指标变量的选取和建立能够适应和适合经济分析的需要,做到任一统计指标定义明确,分类科学,体现可行性的要求。
二、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建构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六大项。由于后两项的统计数值获取难度角度,不便统计,所以不予考虑。
(一)社会救助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救助是为身陷贫困的社会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的有效办法,在我国主要由民政部门提供。社会救助的内容包括:自然灾害、失业破产、孤寡病残以及城乡困难户、农村扶贫和收容遣送工作等。根据这些可以建立与之相关的统计指标。
1.描述指标体系
该指标包括城乡贫困户、农村孤寡病残人数、灾民人数;享有社会救助的人数、受到扶贫户数;社会救助收入总数;社会救助支出总数,包括扶贫资金等。
2.评价分析指标体系
该指标包括社会救助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每人每年获取的社会救助金总额,即人均享受金额;社会救助率,即接受社会救助的人数占应接受社会救助人数的比重。
(二)社会优抚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优抚是对社会特定主体的特殊保障方式,由民政部门运作实施。社会优抚的目的是确保保障对象达到一定的生活标准(或补偿标准),具体包括死亡、伤残优抚和退伍、退休安置以及社会优待等五个内容。社会优抚的特点十分明显,其内容归属于三个不同的部分,即一部分归属于社会保险,一部分归属于社会救助,另一部分归属于社会福利。
(三)社会福利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福利统计的包括以下指标:(1)社会福利部门总数与各种福利机构数;(2)平均每人年均社会福利费;(3)各类社会福利费与社会福利费用总额的比值;(4)福利工厂与企业的创利税总额。体现残疾人自食其力和自力更生状况;(5)社区服务情况(其中包括社区服务机构数与从业人员数、社区服务覆盖的人数、社区服务的覆盖率、社区服务的设施数以及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点数);(6)接受社会福利救助或服务的人口总数;(7)社会福利事业费的收入总额(其中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和福利彩票销售收入等);(8)社会福利事业费的支出总额;(9)社会福利费用的支出总额以及分类指标的增长速度;(10)社会福利费用的支出总额与财政支出的比值,与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比值。
(四)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针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等状况下,国家提供的经济与物质救助,具体包括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构成统计与社会保险的基金统计两个方面。
1.社会保险人数及构成统计
(1)社会保险人数的统计
统计社会保险的人数,是实施社会保险和设立各项保险政策的前提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露社会保险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体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进度和效果,充分显示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因此是社会保险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此外,在实际运行中,要与社会保险的内容相适应,要分别对接受(享受)养老保险的人数,参加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进行统计。
(2)社会保险人数的构成统计
社会保险人数的构成统计指标是显示各种社会保险工作效果和进展状况的基本指标,该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相关社会保险问题的变化程度,主要包括:①社会保险人数速度指标。②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计算公式为:
全社会人口社会保险覆盖面=(全社会加入社会保险总人数/全社会人口)100%
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房颤动复律效果影响因素分析.doc
- 心气虚大鼠自由基损伤及心肌超微结构观察.doc
- 心气虚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胆碱能系统变化.doc
-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doc
- 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doc
- 心理叙事-原生形态的人性探索.doc
- 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及护理疏导.doc
- 心理学专业考研重点名词中英文对照表七.doc
- 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考研统考暑期复习全计划.doc
- 心理干预辅助治疗哮喘的临床对比研究.doc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培优b卷】.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附答案.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2025年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 2024年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5年山西临汾市乡宁县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答案【a卷】.docx
- 数学微专题限时强化训练《向量法度量角度和距离问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