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景体验教学模式的运用.doc
浅议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景体验”教学模式的运用
研究“情景体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就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情景体验”教学模式。我认为:“情景体验”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情景里主要人物的心理,发现道德价值,更好地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认识了社会,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明白自己内心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选择,通过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分四部分实施。第一:创设情景,认识自我;第二:入景育情,以人为镜;第三:实景角色体验,指导行为;第四:借助情景延伸情感,自我矫正行为。
一、开展“情景体验”教学模式的原因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非常系统地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的课程。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课本知识说得头头是道,材料题也分析得非常正确。要说到书本中的道理,他们都知道,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却并没有按照课堂上所讲述的来做。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在全民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全社会对学生分数的过于注重和追求,乃至我们教师自己单纯追求分数,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和体会,因此对思想品德课程的不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或者压缩了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分数。而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候,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简单地讲授知识点,只要考试分数高就行,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学习,更没有激起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唤起学生内在的需求,情感上没有达到共鸣,使得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形同虚设,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但是,上述的实际情况是大环境决定的,我们无法改变,只有改变我们自身,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要想真正达到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目的,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必须结合社会实际,抓住学生的内心需求,在思品课中滲透心理辅导,使思品课所讲述的内容真正打动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以所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的真正目的和作用。要想达到上述效果就要依靠有效的课堂教学,其中,“情景体验”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情景体验”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分四部分实施的。
(一)、创设情景,认识自我。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成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孩子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导,兴趣是学生所有智力活动的原动力”。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表现出注意的趋向和追求探索的倾向,从而使学习活动具有指向性、持续性和一定的稳定性。创设情景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描绘、音乐、图片,并借以实物的演示、视频等等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创设一个生动的生活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此引起学生内在的道德和行为上困惑,以作为铺垫。
例如在《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课中,通过校园实拍的图片,展现一个学生乱扔包装袋的情景。提问:“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如果只是单纯地叫学生直接回答,那他们肯定都回说“我会把这个包装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学生真会这样做吗?为了引出学生真实的想法,我设计了一种“实践卡片”。所谓的“实践卡片”是一张纸,让学生把真实的想法和做法写下来。而这张纸是学生个人所有,上面可以不署名,没有他本人的同意,其他的同学或老师都不能看,不对这些想法发表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讲真话。就上面这个问题,我征求了一些同学的同意,看过几张,上面应该说是非常真实的想法。有这样一些:“我很想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但是我又怕被别人说我假清洁,所以我没捡。”“我不会捡,我在这里做好事,老师又没有看到,又不会表扬我。”“这又不关我的事,有同学打扫的,干嘛去捡啊。”还有一部分的同学写到:“如果旁边的同学去捡,那么他也捡。”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写:“校园清洁卫生是靠大家保持的,人人有责,所以我会去捡。”看到这些,不由感到学校德育工作之艰巨啊,小小一件事,在他们心里,居然会有那么多的想法。由于认知和行为之间缺少情感的驱动,最终导致知行脱节。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这种体验也可以拓展到课后的实践。以此课为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片段:让几个平时不爱护清洁卫生的学生打扫一周学校的垃圾堆,使之充分感受垃圾带给自身的痛苦,也感受平时同学们打扫垃圾带来的麻烦。然后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班会课的时候朗读。他们通过亲身体验,都深深感到了垃圾带来的危害,而听的同学听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泛城郊地区住宅大盘开发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oc
-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doc
- 注会考生学习外币折算应注重归纳与总结.doc
- 注入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doc
- 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问题探析.doc
- 注册会计师行业360度质量控制探析.doc
- 注册商标与未注册知名商标的优先关系——小肥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面临的法律问题.doc
- 注册护士英文简历范文--文书.doc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的临床观察.doc
-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对感染患者的应用.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