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doc

【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 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 教 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 2、理解这些变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展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大量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采用历史情景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增强他们对历史的亲切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层面以及其对近代进步思想的更深的探索。 教学 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思考:当时的人民为什么会如此好奇?那时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过渡:从西方引进的新奇的东西正改变着人民的生活。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环节 交通通信之变 第一幕(清末民初) 小明:妈妈,外公来电报啦! 小明妈(看完电报):外公过几天要来上海看望咱们啦! 小明:从昆明到上海那么远的路,那得花多少时间呀? 小明妈:现在交通便利,外公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 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的几天。 [教师引导]:这一天,小明家收到了一份电报,于是小明和妈妈展开了一段对话。请同学们从对话中找出当时出现了哪些新事物? [学生回答]:电报 火车 轮船 [教师提问]:你们可曾想过,如果没有火车轮船,外公来上海得坐什么车?走什么路?花多少时间? [学生讨论]:马车、轿子、黄包车、木船…… [教师讲述]:总之,在那个古老年代,人们陆则骑马坐轿,水则乘舟,属于典型的慢节奏。外公从昆明到上海既要走旱路,又要走水路,把当时所有的交通工具试了个遍才到上海,仅在路上花费了近半年时间,再加上回程,这一往一返,一春一秋,一年时间搭进去了! 当我们在使用这些慢节奏的交通工具时,西方已经响起了火车、轮船的轰鸣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以蒸汽为动力,马力大,速度快,不久传入中国。 [课件出示图片]:早期的火车头、明轮(感受新式交通工具带来的方便快捷) [教师过渡]: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给近代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当然我们不用出门也可以与远方的亲友联系,像外公不用出门,用电报传达他要来上海的信息。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电报,外公如何与小明一家联系?古时候,我们的先民用哪些方式传递信息? [学生回答]:飞鸽传书 点烽火 驿站…… [教师引导]:电报的诞生克服了这些信息传递方式的局限性,开创了用电来传递信息的时代,从此不管相隔多远,联系都不成问题。 [教师过渡]:外公凭借便捷的交通工具、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终于到达目的地上海。在上海,他同样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大开眼界! 第二幕(清末民初) 这天,小明一家去码头接外公,在码头,用数码相机照了张全家福,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吃过午饭,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山》,妈妈对男主角雄浑的声音大加赞赏。晚饭过后,小明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报纸《扬子晚报》与外公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等。但报纸上很多字小明不识,外公让小明查字典。 [教师引导]:大家来找茬:在外公接触的新事物中,有些是不符合当时时代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学生回答]:数码相机 声音 《扬子晚报》 第二环节 文化生活之变 [课件出示图片]:《我家的老照片》;《历史老照片》 [学生活动]:从黑白照片中追忆童年; 边浏览图片边回忆历史事件 [教师过渡] 照相将历史定格在瞬间,而能够完整记录历史活动的则是电影。 [教师讲述]:今年恰逢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100年来,中国电影得到了长足发展。最初的电影则是黑白的,无声的。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我国进行了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评选,而入选的就有一位江阴人——上官云珠。中国电影协会主席评价说:“上官云珠是长泾的骄傲,是江阴的骄傲,更是中国电影的骄傲。” [教师过渡]: 欣赏电影时你会发现,电影题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带有艺术色彩,而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则是对社会的真实反映。 [教师提问]: 近代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要数哪份报纸? [学生回答]:《申报》 [教师提问]:展示《申报》,从《申报》上可以看到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广告 新闻 评论…… [教师提问]:对于广告,我们书上的男孩、女孩展开了一场争论!同学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广告可以夸张,但要忠于事实…… [教师过渡]:看报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同学们通常会怎么办? [学生回答]:查字典 [教师讲述]:同学们最常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它是旧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其传统特色就是编工具书。 [教师过渡]:外公在上海看到的这些新事物,像照相、电影刚出现时属高雅艺术,西方人看电影穿的可讲究可正式,戴礼帽穿礼服去欣赏这种高雅艺术,中国人渐渐觉得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00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