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第四节流水意象
“流水”意象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的这一川上之叹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一是叹逝;二是惜时;三是大化如流。 叹逝: 流水奔流向前的一维性,常常让人联想到时光、功业、生命年华如水一般流逝且不可复返。人存在的短暂性与时间的无限性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流水意象便充满了人生的悲剧感和深沉的历史感,寄寓着个体生命意识之愁。 流水的连续性昭示着人类生命意识当中忧郁、痛苦、忧愁等情感的连绵不断,昭示着伴随别离而生的漂泊感、阻隔感、孤独感的绵延不绝。 惜时: 正因为生命的短暂,所以要趁着青春生命努力进发,临川之叹中含有一种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生命精神; 大化如流: 人既然无法挽留时间、生命的流逝,那就随大化自然地应对生命本身的变化流逝,同时也在这种流逝变化中创造新的生命,让心中存有一达观的心胸。 爱情词中的流水意象主要体现在别离词和相思词中,其哀怨愁情与流水绾结在一起,渊源长久。 《诗经·汉广》: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徐幹《室思》云:“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一、抒离别之愁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 秦观《江城子》曰: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化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范成大《南柯子》: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二、抒相思之苦 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李之仪《卜算子》: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晏几道《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欧阳修《千秋岁》: 罗衫满袖,尽是忆伊泪。残妆粉,馀香被。手把金尊酒,未饮先如醉。但向道,厌厌成病皆因你。 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红笺著意写,不尽相思意。为个甚,相思只在心儿里。 三、抒不得志之愁 朱服《渔家傲》: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落花流水的经典意象 向滈《 踏莎行》 : 万水千山, 两头三绪。凭高望断迢迢路。钱塘江上客归迟, 落花流水青春暮。 步步金莲, 朝朝琼树。目前都是伤心处。飞鸿过尽没书来, 梦魂依旧阳台雨。 秦观《蝶恋花》: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总之,流水意象凝结并传扬了中华民族潜在的文化精神。 首先,反映并强化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文化精神。(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其次,流水意象所蕴藏的连绵性和无限性,愈益强化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感发人生苦短的悲凉感,以及积极进取的生命精神。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体育学复习资料与题库.pdf VIP
-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专家讲座.pptx VIP
- 最新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设计部和业务部内审检查记录(带记录).pdf VIP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劳动》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式教程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陈承欢单元1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综述.ppt VIP
- 2025年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VIP
- 商业运营管理培训.pptx VIP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2025年培训PP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