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论世(下)
第二 节、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在文学阅读与欣赏过程中,阅读者或欣赏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年代、地理、制度、风俗知识。为什么要具备这些知识?这是因为,年代可以帮助读者建立必要的时间观念,地理可以帮助读者确立空间观念,制度和风俗是无形制约人的行为规范,它们不时左右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成为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线索。具备了这些,所有的历史事实方能在一个多维空间里展现,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被还原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 第二 节、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浦起龙《读杜心解》曾经告诉我们如何读杜诗: 昔人云:“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与言杜。”今且于开元、天宝、至德、乾元、上元、宝应、广德、永泰、大历三十余年事势,胸中十分烂熟;再于吴、越、齐、赵、东西京、奉先、白水、鄜州、凤翔、秦州、同谷、成都、蜀、绵、梓、阆、夔州、江陵、潭、衡,公所至诸地面,以及安孽之幽蓟,肃宗之朔方,吐蕃之西域,洎其出没(mò)之松、维、汾、灵,藩镇之河北一带地形,胸中亦十分烂熟。则于公诗,亦思过半矣。 第二 节、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地理与诗词欣赏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也是一般人在阅读诗词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如果忽略了地理,可能会导致阅读的不完整。例如,杜甫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这是由六首叙事诗组成的,人们往往注意它们在内容上的关联,没有注意到诗中所出现的地名,因此,也就很难将它们视为在一个舞台上上演的连台戏。在这六首诗中,有五首出现了地名,而不少地名是重复出现的(同一地名在诗中有不同的称谓)。如邺城(相州)出现在三首诗中,“河阳”出现在两首诗中,西都(长安)、旧京(洛阳)、新安、潼关、桃林、石壕村各见于一首诗。所有这些地名,都在一个大的区域,展示了在这个大的区域所发生的事件,那是公元759年前后,以邺城、河洛、两京为中心的平叛战场平定安史之乱的历史事实,引起了人们对从天宝至乾元一段历史的回顾及联想。 第二 节、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安禄山率部攻陷洛阳,继续西进。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守潼关。桃林一战,哥舒翰战败投降,致使长安失守。到了乾元元年,官军已克复两京,叛军退守邺城,战局发生了变化。这时,杜甫正在华州,乘机南下洛阳探视故乡。由于唐肃宗在战略上失策,围攻邺城的九节度使不相统属,城久攻不下。这时,恰逢史思明南下救安庆绪,与官军大战于安阳河北,结果因天气不好失败。郭子仪断河阳桥退保洛阳,河阳就成为抗敌前沿。在动乱中,杜甫不得不离开洛阳回华州。由于官兵兵员损失惨重,到处补充兵员,抓壮丁。抓尽了壮丁,又抓老弱妇孺。这样,统治者与百姓的矛盾开始突出,民间到处是生离死别的现象。 第二 节、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地理观念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大的历史事件,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的布局。在古代,宫室多坐北朝南。知道这种布局,就不难理解杜诗中的“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哀江头》)的复杂情感。胡兵已经攻破了城南,正在向皇帝居住的城北进攻。同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思念征夫的长安女子总是与城南有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独不见》)“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因为,“城南”是民居之所在。 第二 节、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制度知识对文学作品包括诗词的欣赏帮助也很大。我们可以先来看孟郊的一首诗。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崖。 春风得意马踢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每年秋天举行科举考试,于次年春天发榜。新科进士享有雁塔题名、宴集曲江及杏园等殊荣。春天,牡丹盛开,美妙的景致与人的美好心情结合在一起,产生“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诗句是非常自然的,也非常贴切,把人此时的愉快心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第二 节、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古代的风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非常丰富,了解这些风俗,对欣赏文学作品也大有帮助。我们来看刘长卿的一首诗《听弹琴》: 泠泠七弦琴,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如果我们知道唐朝音乐的变化,可能就容易理解这首诗了。唐朝中期以后,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从西域而来的琵琶、羯鼓成为当时时髦的乐器,逐渐取代了古琴。据历史记载,一次,唐玄宗听琴未毕,就命令琴师退去,要求速召花奴带羯鼓来,他要听西域的音乐。知道这种状况,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刘长卿的诗歌,就好理解了。 第二 节、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唐代的诗僧齐己也有诗: 曾携五老峰前过,几向双声石上弹。 此境此身谁人爱,掀天羯鼓满长安。 刘诗有一种失落的情绪。他孤芳自赏,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内心非常痛苦。这些,借助于不合时宜的音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