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杉小卷蛾防治技术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杉小卷蛾防治技术规程.

ICS65.020 B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xxxx—2013 云杉小卷蛾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规范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规范由青海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西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于春梅、刘瑞、钱晓澍、张京峰。 云杉小卷蛾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云杉小卷蛾虫情监测、预测预报、发生(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防控对策、防治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检查等综合防治技术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对云杉小卷蛾的监测和综合防治。 术语和定义 云杉小卷蛾 云杉小卷蛾Neobarbans olivacea Liuet Nag属鳞翅目、卷蛾科、新艳小卷蛾属。为害青海云杉枝梢。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及形态特征见附录A。 标准地 为调查云杉小卷蛾发生程度,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 标准株 标准地内选取用作系统观察的样树。 白斑病 有虫株率(%) 有虫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率。 枝梢被害率 当年生被害枝梢数占调查枝梢总数的百分率。 始盛期 将害虫种群内所有个体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的发育进度百分率达到16%的时期。 盛发期 将害虫种群内所有个体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的发育进度百分率达50%左右的时期。 云杉顶芽膨大期 云杉顶芽的鳞片开裂反卷,出现黄褐色线缝。 云杉顶芽展叶期 云杉幼叶从叶鞘开始出现的时期。 期距 云杉小卷蛾各虫态之间的生长历期,其时间间距的天数。 监控区 有云杉小卷蛾发生但不形成对林木危害的区域或以前有发生但防治后未发生的区域。 虫情监测调查 线路踏查 每年3月—4月、7月—9月,在寄主树种(云杉)发生区,主要沿林道、土路、公路、铁路等路线进行踏查,调查发生范围、发生面积等。踏查时观察云杉越冬顶芽是否有膨大,虫粪。当年新梢枯死,变黄、枯萎下垂。调查结果填入云杉小卷蛾踏查记录表,记录表内容参见附录B。 详查 踏查中发现有害虫发生时,设置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标准地面积0.2公顷至0.4公顷(根据寄主数量而定,标准地内寄主数量不少于50株),进行危害程度调查。调查结果填入云杉小卷蛾详查记录表,记录表内容参见附录C。 以被害株率、单株枝梢被害率为统计单位,将云杉小卷蛾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分级标准详见表1. 云杉小卷蛾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危害程度 项目 轻度 中度 重度 成灾 有虫株率 10%以下 11%—25% 25%以上 50%以上 单株枝梢被害率 5%-10% 11%-20% 21%以上 30%以上 系统调查 确定标准地和标准株 在中度以上发生区域,在云杉小卷蛾发生的林地内每13公顷设置1-2块固定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0.07公顷至0.2公顷,标准地至少要有100株以上寄主植物,用界桩做标记,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五点式选择10-20株树木做为标准树,做好标记,进行发生危害程度调查。 调查方法 4月初,在样株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调查视线范围内的蛹,调查数量不少于30-50头。观察蛹的颜色,对蛹的形态、颜色进行记录,并对蛹期羽化率进行记录,统计成虫出现的始盛期、盛发期、盛未期、蛹被寄生率与死亡情况。 4月底至5月底,在样株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调查新生枝梢上幼虫出现的始盛期、盛发期、盛未期、寄生率与幼虫死亡情况,枝梢被取食情况,调查数量不少于30-50头。调查内容参见附录D。 预测预报 物候预测 根据各虫态出现期与云杉的顶芽膨大、展叶物候征兆相同步的原则进行预测。 云杉顶芽膨大期与成虫羽化期相一致。幼虫孵化十分集中,与云杉顶芽展叶期相一致。云杉顶芽形成期与化蛹期一致。 发生期预测 应用期距法对云杉小卷蛾发生期进行预测。云杉小卷蛾各虫态间的期距详见表2. 云杉小卷蛾各虫态间的期距及标准差 发生期 期距及标准差 越冬蛹至翌年成虫 成虫产卵至幼虫 幼虫至蛹 始见期 270d+-2d 20d 50d 始盛期 272d+-2d 22d 65d 盛发期 275d+-2d 24d 68d 盛未期 282d+-2d 26d 71d 成虫盛期=化蛹盛发期+越冬蛹至成虫的期距+标准差=翌年7月15日+275+2.0=次年4月20-22日 幼虫盛发期=成虫盛发期+成虫至幼虫的期距+标准差=4月20日+20+2.0=5月10-12日 蛹的分级:以颜色的变化加以区分。初期蛹体灰白色,中期蛹体黄褐色,后期蛹体黑褐色。 发生量预测 按照公式计算 (1) 式中: P—下一代虫口数量 H—现有虫口密度 E—雌虫产卵量 F—雌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